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以英语这一目的语为标准不断调整和重组的过程。Ellis认为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语言重新创造的过程,其始点并不是母语,而是学习者一开始所掌握的一些词汇以及有关如何在没有语法知识的情况下将意思表达清楚的知识。Selinker认为英语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是,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过程在某一阶段发生了语言的僵化,很少有人(大约只有5%)能获得完全的成功。 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大学生词汇学习的发展过程。首先,作者通过向陕西师范大学一个学院64名一年级学生,60名二年级学生发放二份问卷调查。第一份问卷包括10个有关词汇认知的调查题,第二份问卷包含7种词汇学习方法的调查。两份问卷旨在了解他们对英语词汇掌握的自我监控、对词汇知识的了解状况、整体被动词汇和积极词汇的发展变化,以及词汇学习方法的变化状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收集和整理,勾勒出大学生在一年的词汇学习过程中被动词汇、积极词汇的变化以及词汇学习的方法对词汇量的影响。 其次,作者通过定量的方法,在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和语料库的帮助下,采用Nation的被动词汇测试表、半积极词汇测试表和Paul Meara,Tess Fitzpatrick的Lex30积极词汇测试法对两组大学生的被动词汇、半积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做出测试。作者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显示,通过一年的英语词汇学习,受试者的被动词汇和半积极词汇提高显著,而积极词汇量与时间变化量无关。从而得出结论:只有积极词汇出现了僵化现象。 随后作者采用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心理模型展现词汇学习的变化过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解释上述实验中被动词汇和半积极词汇变化显著,而积极词汇出现僵化的心理成因。 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说与写——主要依靠积极词汇。它的僵化成因与语言环境相关,但更与词汇习得相关。本文最后指出:积极词汇僵化的解决,词汇习得的改变将与大学英语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及英语教学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这也正是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