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天津海域贝类质量调查及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在海洋中的双壳贝类,由于其栖息环境和存活特性以及在对海洋环境中化学因子、生物毒素的不同耐受、富集能力,常被作为海洋环境评价的指示生物。近年来,随着天津地区近海工业不断发展填海造陆越发扩张,各种废物废液流入渤海,造成近海海域的污染,不仅导致贝类体内受到污染,还会由于吹填土悬浮物的扩散和累积导致贝类种群的死亡和迁移。为摸清天津近海贝类的污染状况和主要污染因子,确定吹填土掩埋对底栖经济贝类产生的生态压力,本项目通过对渤海湾天津海域采集的8种经济贝类,包括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 venosa)、文蛤(Meretrix meretrix)、牡蛎(Ostrea cucullat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和扁玉螺(Neverita didyma)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在海洋贝类质量调查中,利用GB17378.6海洋监测规范,生物体分析的检测方法对样品8种贝类56份样品的生物类、石油类、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内梅罗污染指数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化学污染因子石油烃、Cu、Zn、Pb、Cd、Hg、无机As均有残存,生物污染因子中粪大肠菌群、腹泻性贝类毒素均有检出,但检测结果含量较低,其中牡蛎的综合污染程度最高。通过双标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示出贝种与污染因子间的关系。  在海洋贝类活性研究中,采用天津南港工业区吹填土模拟掩埋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观测两种贝类对不同埋深的反应及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毛蚶和四角蛤蜊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直迁移行为,总体上说,毛蚶较四角蛤蜊的垂直迁移能力弱。在8d的观察试验中吹填土掩埋深度与各规格贝类死亡率之间均有极其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壳长为1~2cm毛蚶LC50深度为4.8cm,95%置信区间2.9~6.7cm;壳长为3cm毛蚶LC50深度为5.0cm,95%置信区间3.5~6.5cm;壳长为4cm毛蚶LC50深度为5.7cm,95%置信区间4.9~6.5cm;壳长为5cm毛蚶LC50深度为6.4cm,95%置信区间5.6~7.3cm;壳长为2cm四角蛤蜊LC50深度为6.4cm,95%置信区间5.1~7.6cm,壳长为4cm四角蛤蜊LC50深度为6.9cm,95%置信区间6.0~7.8cm。  总体来看,渤海湾天津海域常见贝体没有受到明显污染。吹填土掩埋深度直接影响底栖生物种群存亡,其垂直迁移能力也可影响存活及重建几率。
其他文献
拉萨河被誉为拉萨人民的“母亲河”,是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位于拉萨河下游北岸,是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主要的地表水源之一的拉萨河是流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紧张和水体污染现象日益突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的兰考县,在其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大量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杜庄河,导致水体中的N、P、COD_(cr)等含量超标严重,这不仅威胁当地的生态平衡,危害居民健康,而且对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控制N、P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由于国家不
学位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实践中,黏土矿物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天然黏土矿物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选择性与稳定性较差,吸附量相对较低。通过表面接枝或插层对黏土矿物改性修饰,可显著提高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现有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接枝法效率较低,耗能多、耗时久,难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研究黏土矿物表面修饰并探讨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性能与机理,对于开发新型
节能和环保是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主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供热计量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原动力之一。分户热计量是把供暖节能变成
针对空间站大柔性太阳电池翼高稳定对日跟踪驱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运动规划和振动抑制的非线性快速终端滑模伺服控制方案.推导了太阳电池翼驱动状态方程、永磁同步电机动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历年填埋的垃圾及其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膜分离和亲疏水分离等方法对各年龄段渗滤液进行分析,考察其分子量分布及溶解性物质的亲疏水性分布随填埋时间的变
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采取对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马铃薯产量以及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从马铃薯种植的特点入手,来探讨与分析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阶段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