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脱节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如何将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促进、突破教师自我发展的瓶颈是语言教师, 尤其是外语教师所关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参与科研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和提倡。它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和不断的反思,把教育看作一个整体的实践过程,将课程、教材、教法、学习过程、学生需求和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人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得到递进式提高,以此提高学生的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促进教育的改革的快速发展。行动研究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教育改革运动的热门领域,但是,近年的研究报告和指导性文献越来越注重外部的合作,即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教师与校外研究者之间、教师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结果又产生了忽视学生平等地位及其自身发展的倾向。国内的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目前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多数文章还停留在对行动研究步骤和方法的介绍上。因此, 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我国目前的行动研究案例,着力分析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实效运用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蒂东尼(Titone) 的语言动态模式理论和杜威(Dewey) 的思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