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诉求及表达途径研究——以婺源古村落为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兴起,古村落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有的历史氛围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极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古村落旅游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利益主体,各主体之间、各利益主体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引起各种潜在的矛盾,诉求协调不畅极易导致类似宏村、婺源等古村落发生的冲突事件。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针对旅游中利益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主体识别、各利益主体的协作关系、各主体对开发管理模式的影响等方面,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各利益主体诉求识别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对诉求之间协作对抗的研究还非常鲜见。  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旅游中利益主体的归纳,结合婺源古村落旅游冲突事件实际,选取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四类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访谈等手段获得相关资料,并运用 NVIVO8.0对各利益主体诉求进行编码归类,进而运用尺度政治分析法对各利益主体诉求博弈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在实际的开发经营管理中各种诉求表达路径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最后在尺度协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协调机制,为缓解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相关利益矛盾提供借鉴。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部分。这一部分首先揭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继而介绍了研究区概况,并对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及诉求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基于田野调查访谈资料,借助 NVIVO8.0对古村落旅游各利益主体诉求进行编码归纳识别。归纳发现:①政府、旅游企业普遍认可旅游带来的主要是积极影响,而游客、村民等弱势方对于旅游开发持矛盾心态;②各利益主体的诉求集中在经济诉求、文化诉求、社会关系诉求、环境诉求、政治诉求等方面,其中文化诉求、环境诉求、社会关系诉求多属于同向诉求,经济诉求多为逆向诉求,是各方尺度矛盾的重点。  其次利用诉求表达途径调研结果,运用尺度政治分析法构建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诉求尺度表达路径模型。将模型内容归结为两大类——“尺度上推”路径和“尺度下推”路径,并对2011年婺源发生的利益主体冲突事件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当前表达路径在现实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最后尝试对照古村落旅游利益主体诉求的对应关系,针对尺度同向诉求与尺度逆向诉求分别提出协调对策。  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本章探讨本文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其他文献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1.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掌握800个左右单词。在英语课堂上,七年级学生往往学习英语兴趣很高,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但是我们发现年级越高学生学习的单词量越大,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却越少,他们的学习都比较被动,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导致他们难以记忆单词。现在学生学习词汇基本都是靠背,同学们花大量时间去记,有些学生好不容易记住了,可是过一段时
耕地作为农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目前人们对耕地多功能认识不够全面,其主要功能长期被认为是生产功能,而一味追求耕地的产出而忽视耕地其它衍生功能,导致目前耕地生产模式严重超出农田生态系统,出现大量土地退化、土壤酸化等问题。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面对稀缺的耕地资源,如何科学客观认识耕地多功能,理清多功能演变规律及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出耕地主导功能及
学位
一、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讲述行为的研究  (一)理清“讲”和“不讲”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很多学校强调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但是这并不代表是对教师课堂讲述行为的否定,如语法及单词的用法等方面都需要教师进行讲解,所以当前英语课堂中,仍旧需要教师来进行讲述行为。当然,新课程改革所指出的对教师教学讲授行为的改变,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一言堂” 的授课形式,所以教师需明确把握好这一点,正确的理
随着我国近年来温泉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特别导致大量资金纷纷流向温泉旅游地开发,直接导致在中西部温泉资源富集地区形成了一股温泉旅游地的开发热潮,但由于相关理论支撑薄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