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推进剂贮箱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液体火箭推进剂唯一的贮存及运输装置。推进剂贮箱内部除了推进剂外,还需填充增压气体,使推进剂的出口压力及流量满足发动机的要求,故贮箱内部存在气液两相;在贮箱出流末期,液面通常会发生塌陷现象,以及火箭工作过程中的扰动使贮箱产生的起漩现象,容易导致输送管内夹气,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剩余的推进剂将不可使用,故对液体火箭推进剂贮箱出流起漩塌陷现象及其抑制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剂贮箱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液体火箭推进剂唯一的贮存及运输装置。推进剂贮箱内部除了推进剂外,还需填充增压气体,使推进剂的出口压力及流量满足发动机的要求,故贮箱内部存在气液两相;在贮箱出流末期,液面通常会发生塌陷现象,以及火箭工作过程中的扰动使贮箱产生的起漩现象,容易导致输送管内夹气,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剩余的推进剂将不可使用,故对液体火箭推进剂贮箱出流起漩塌陷现象及其抑制措施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氧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相流模拟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贮箱出流的起漩塌陷现象,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圆盘、十字隔板以及变过载工况下对塌陷及起漩的影响。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氧箱出流的气液两相非定常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使用均相流模型,自由表面界面传递模型以及标准k-?湍流模型,结构化网格对自由液面的捕捉效果优于非结构化网格,以此建立的计算模型,成功模拟了贮箱的出流过程。研究了推进剂贮箱出流起漩塌陷时的流动特性,塌陷过程存在一个由慢到快再变慢的过程,液面塌陷是由于液位较低时,周围液氧不足以补充中心液面因为流速快而流走的液氧,故贮箱出流的塌陷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采取措施减小中心处的液氧的流速以延缓液面塌陷的时刻;给定初始旋转角速度?对出流的漩涡运动进行研究,?=0.1rad/s时,贮箱内无明显起漩现象,夹气时刻相较于无?时延后;?=1rad/s、5rad/s时,贮箱内液氧出现了明显的绕轴线旋转运动,液氧沿周向流往输送管口,?越大,周向运动越明显,夹气时刻相较于无?时提前。分析了圆盘直径、圆盘安装高度对贮箱出流出现的塌陷现象的影响规律。在圆盘直径一定时,夹气时刻随安装高度提升大体上呈现提前的现象,即发生夹气时贮箱内剩余量增多,但随着圆盘安装高度提升输送管内的流动差异性减小,流动损失降低。在圆盘安装高度一定时,随着圆盘直径的增大,夹气时刻有了较大的推迟,剩余量占比从8.6%下降到了2.66%,贮箱出流的流动损失仅增加了2.9%,故圆盘直径的增大,防塌效益明显。分析了大的变过载工况下圆盘对贮箱出流流动塌陷现象的抑制效果,变过载工况下夹气时刻随圆盘安装高度的变化趋势与常过载工况基本相同,但变过载工况下夹气时刻大幅度延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液氧的剩余量;相对于常过载工况,变过载下输送管内的流动差异性减小,整个输送管内的流动状况有所改善。分析了十字隔板对贮箱内起漩现象的影响情况,十字隔板可以将贮箱内形成的大涡分割成小涡,有效的减弱了漩涡的强度,使得夹气时刻延后,剩余量减少,流动损失降低。带孔十字隔板与无孔十字隔板相比,对贮箱内起漩现象无明显的影响。分析了距输送管口不同截面处的夹气时刻,在距输送管口较远处,即经历了充分长距离的管流后,圆盘在不同直径及安装高度下的夹气时刻已较为接近,长距离的管流对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很大。
其他文献
旋转失速是压气机特有的不稳定流态,它可能导致压气机性能严重降低,甚至熄火,因此如何增大稳定裕度,延缓或消除旋转失速的发生,在压气机设计中备受关注。众多研究表明,旋转失速与叶尖间隙泄漏流有密切联系,泄漏涡自身的形态与不稳定性对失速起始过程有重要影响。另外,随着高性能战斗机的快速发展,进气压力畸变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影响越来越突出:畸变不仅在空间上不均匀,且同时包含稳态分量与动态分量;它使得压气机性能下
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就针对学生的特点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一种适合时代的方式,让高中生可以在地理教学的方法上进行有效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实际生活来展开教学,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科学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CMCs)以其耐高温、重量轻、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纤维作为SiCf-CMCs的主要增强相,其性能决定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在航空发动机实际服役环境下,航空煤油燃烧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和陶瓷基体中存在的缺陷使SiC纤维暴露在高温水氧耦合环境中,导致纤维氧化和强度下降,影响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国产二代SiC纤维
盘缘封严作为航空发动机二次流空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可以有效抑制高温燃气入侵盘腔,防止涡轮盘烧蚀。而高效的封严结构能够在提高封严效果的基础上显著降低压气机冷气的使用量,从而提高航空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因此,本文以第一级高压涡轮转静盘腔和不同盘缘封严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燃气入侵特性、盘腔流动特性和封严性能三个方面开展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内容如下:利用数值方法开展了盘缘封严结构参数(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对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作为变循环发动机的一种,具有更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成为下一代发动机的重点研究方案,分流段是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获得低油耗和高推力优势的主要影响部件之一。本文建立了分流段构型快速设计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和流场分析对不同工作状态下分流段的气动性能进行研究,探索了不同气动构型和分流旁路气动型面对分流段性能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分流段气动型面设计体系。首先,针对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涵道比变化范围较大的问题
由于进气流动参数的不均匀会严重影响喷气发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所以在航空发动机地面试车时必须要使用畸变发生器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进气畸变情况;插板式畸变发生器能够产生较大的稳动态畸变,故常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稳定性考核实验。本文针对一种双插板结构畸变模拟器开展了定常和非定常数值仿真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针对不同高度的双插板几何模型分别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定常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对管道中
变循环发动机作为第六代战斗机的主要备选动力装置,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但其技术难点多、研究难度大,尚无哪个公司的技术熟练度能够达到批量生产水平。要想在未来空中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变循环发动机的研究也需要加快脚步。变循环发动机具有可变活动结构、多层机匣和转子超高转速等特点,其整机的动力学特性非常复杂,采用传统的整机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可能会影响整机动力学设计效率。因此,
径向预旋系统作为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给涡轮叶片提供冷却空气的作用。为提高预旋系统温降保证涡轮盘稳定运行,本文以接受孔及涡轮共转盘腔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对预旋系统温降特性及盘腔冷却效果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径向预旋结构,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并通过理论推导获得绝热条件下温降计算公式。数值计算值与试验值、理论分析值较为符合,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
<正>现阶段,在新课程理念的驱使下,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各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使其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更为灵活多变。但是,如何能更高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依旧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深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应策略,务求达到提升教学活动、课
SiC/SiC复合材料因其耐高温、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热解碳(PyC)界面作为连接SiC纤维和SiC基体常用的结构单元,具有传递载荷与偏转裂纹的重要作用。然而,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服役时,PyC界面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Si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形式和力学性能。因此,本文围绕高温环境下PyC界面的退化机制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