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赋兼有文学与学术双重质性,根源于早期中国文人与学者身份的统一,其结构篇章的方法及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理清汉赋文本结构与学术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清楚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品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前五章就汉赋中最具典范意义赋作的结构进行研究,进而在最后一章对汉赋文本结构形成及演变做出总结性的陈述。第一章,《交聘之礼与<七发>的结构及影响》。枚乘《七发》以上古诸侯交聘之礼为依据,设置了“七介传命”的结构,先陈六事而终以道术,意在使览者归于有道奉守礼制,这一规制经司马相如的两次模拟而使之趋于经典,此后又经儒家渲染,于是有了“劝百讽一”诗学品格的追认。正因为辞赋创作被纳入儒家诗学体系,随着元成时代儒学垄断地位的确立,从而有了扬雄“毁赋”言论的发生。第二章,《太一信仰与<大人赋>的结构及影响》。司马相如为了劝说天子放弃对太一之神的迷信,根据太一信仰影响下的“北斗拱极”图式构建了《大人赋》的文本结构,通过逼真、全景的展示,表现了太一信仰的虚无与荒诞。探究《大人赋》原始,本为慰志之作,反映了大一统时代文士在进取与沉郁之间的苦痛,更寄寓了作者的用世理想。《大人赋》在汉代辞赋发展史上地位极其重要,其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人文蕴涵为后世赋家所继承。第三章,《元成庙议与<长杨赋>的结构及影响》。《长杨赋》的叙写结构根源于西汉元、成时代的庙制之争,儒家思想的上升和取法周礼的倡导,构成了其时庙议的复杂内涵,而在依礼制勘定庙数的几番论争中,基本确定了高祖、文帝、武帝三庙永不毁弃的地位,这正是《长杨赋》的写作背景;而且“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观念决定了其叙事结构与谲谏内涵,尤其是赋中的戒淫史观和论辩体式,对东汉京殿大赋创作的影响至为深远。第四章,《五德终始与<两都赋>的结构及影响》。班固作为新五德终始学说的尊奉者,其制作《两都赋》意在借用此理为洛阳争得正统并歌咏“汉德”,《西都赋》张扬长安之景象均大失“德性”,《东都赋》则是全在彰显东汉政权追复先王旧制,契合“汉家火德”之性,寄寓了作者希望实施“德政”的学理诉求,而由于颂德的需要,重构“以汉继周”的诗史体系,赋体文学被赋予了“赋可以观”的诗学思想,影响较为深远。第五章,《月令之学与<二京赋>的结构及影响》。《西京赋》借西汉之奢靡而暗刺东汉统治阶层的腐朽,《东京赋》则利用较为特殊的结构为天子制法,在赋中重点铺写明帝一生政绩并因四时而分列,根植于《月令》之学的兴起以及明帝确立的“顺行时令”的施政纲领,宣扬尊时、爱民的为政之道。《二京赋》知时、明时的观念折射出微妙的玄思之致,成为作者此后在人生修持和文学创作中贯彻“朝隐柱史”与明哲保身境界的开端。第六章,《宾祭之礼与赋体文本的建构及演变》。经过研究发现,赋体文学起源于宾祭之礼,两者同为“宗庙之事”,一源分流,均以享礼为核心,享尊赋物,故赋体文学由之立名;享礼陈辞,赋体文本因之构形;享以备物,赋之体物传统乃彰;享兼臧否,赋之讽劝传统得显。《诗经》同样起源于“宗庙之事”中的享礼,“六义”之“赋”与文体之“赋”共同继承了享礼尊物、体物的传统,随着’汉赋的发展与兴盛,赋体成为体物文学的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