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已启动民法典的编纂工程。《继承法》也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纳入民法典。继承法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法定继承制度和遗嘱继承制度并为继承领域的两大制度。在这两种继承方式中,法定继承仍然是占绝对优势的继承方式。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问题,又是法定继承制度的重要内容。法律为社会生活规则的体现,法律应该反映社会现实。经过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现行《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规定日益显现出它的滞后性和片面性。因此,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并根据我国历史和现实情况对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就成为我国法学界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并针对我国现行继承法中的相关缺陷,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有利于我国继承法的立法工作。 本文共分四章,并在论文开头加上引言,在结尾处加上了结语。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动机和意义。 第一章是概述部分。首先,介绍了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定继承人顺序的概念和特征,点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接下来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进行历史考察,对该项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最后,得出结论: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基本依据是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民族传统习惯、宗教、社会道德观念、立法者的政策;现代各国继承法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三大依据是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 第二章是对现代各国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立法比较。第一节,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