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然而,由于发展方式的粗放性,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不断凸显出来,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频繁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重要诱因之一。转型期,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已从偶发变为频发状态,且事件的致害强度更大,危害范围更广,负面影响更加严重。本文依据统计选样的原则,选取了2009年-2014年发生的10起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这些冲突事件涉及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将对这十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冀得到一般性的结论,以供处理其他类似冲突时参考。研究从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点等。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环境冲突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表明,环境冲突是社会转型背景下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矛盾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基于环境权责分配不当而产生的冲突,是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导致的结果。第三部分对十起群体性环境事件筛选的原则进行简要概述,同时论述了十起典型群体性环境事件及其特征。第四部分对十起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境事件对民众利益的现实侵害、对民众权益的潜在威胁、民众误解等是导致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另外,民众对权益的诉求也是环境冲突事件不断升级的主要催化剂。第五部分分析这十起群体性环境冲突事件演进过程中,企业、政府、网络舆情、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四个方面的处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提出应对环境冲突事件的一般性策略。立足于积极应对、依法应对、科学应对的处理原则,提出了针对环境事件不同阶段的防范机制、应对机制、解决机制,不同主体(政府、企业、民众)的应对策略,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其他文献
冲动性购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现象,在人们的日常购买行为中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如今有70%的消费行为属于冲动性购买。对冲动购买的研究最早源于超市和
纪念广州起义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并购作为一项有效的资本运作及资源配置方式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特殊时代背景,中国的并购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相较于西方,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目的:观察血清分离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血清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2014年度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下一年审计工作的方向之一就是要继续深化财政
复习课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复习的梯度、重点难点的突破、提升知识的高度和深度适中。不同课型、不同时间的复习课,复习方式应不同
针对薄壁梁在扭转荷载作用下发生的约束扭转现象,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在以有限元程序FEM作为计算工具,对开口和闭口薄壁梁约束扭转问题进行计算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