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源于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自然过程及石油化工、燃煤等人类活动。因多数PAHs都具有较强的“三致”效应,威胁着土壤的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修复土壤PAHs污染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植物修技术具有投资少、费用低的特点,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法,选用萘、苯并(a)芘为PAHs代表物,系统研究不同土壤-植物系统对PAHs的吸收富集、修复、去除的种间差异,明确植物对土壤中PAHs的吸收积累作用;对比分析各种生物、非生物因子在PAHs去除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植物修复机制。探讨单种、混种栽培模式对PAHs污染的修复特征,为生产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种间差异取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 Lam)、细羊茅(Festuca rubra)、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地毯草(Axonopus affinis)等5种豫北地区常见乡土植物,采用盆栽试验法对土壤中萘、苯并(a)芘污染的修复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0-300mg·kg-1范围内,植物能不同程度地去除促进土壤中萘、苯并(a)芘,但效果在种间差异很大:55d后,地毯草、细羊茅等植物对土壤中PAHs污染的去除效果较好,特别是细羊茅对土壤中萘和苯并(a)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7.62~86.77%和48.17-77.41%。植物修复土壤萘和苯并(a)芘的效率与植物生物量关系不大。随着土壤中PAHs添加浓度的升高,植物组织中PAHs含量逐渐增大,但对PAHs污染物的富集系数却逐渐减小,相同污染水平下,根系PAHs含量、富集系数远大于茎和叶。PAHs在根系富集系数与根部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根部含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同条件下,植物根部的苯并(a)芘含量、对苯并(a)芘的富集系数均大于萘。(2)土壤-植物(细羊茅)系统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以细羊茅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修复萘、苯并(a)芘污染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试验浓度范围内,种植细羊茅能有效修复土壤中萘、苯并(a)芘污染。细羊茅能吸收、富集部分PAHs,植物组织中PAHs含量随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根部大于茎叶部、苯并(a)芘大于萘,但生物浓缩系数却系逐渐减小。55d后,细羊茅-微生物系统中萘、苯并(a)芘去除率分别为50.72~83.17%、44.34-77.42%;比对照组高出46.40%、43.53%。修复过程中,植物吸收积累不是植物促进土壤中萘和苯并(a)芘降解的主要原因,非生物因子、植物吸收积累、微生物降解对萘的去除率分别为4.98%、0.017%、18.77%,对苯并(a)芘的去除率分别为2.51%、0.11%、15.55%;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萘、苯并(a)芘的去除率分别为61.53%、56.275%。说明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是细羊茅修复萘、苯并(a)芘污染的主要途径。(3)种植模式(单种、混种)对PAHs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影响以黑麦草、地毯草两种植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在单种、混种模式下对PAHs的去除效果、修复行为。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黑麦草、地毯草能够在萘、苯并(a)芘污染土壤中正常生长,污染水平、栽培模式差异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黑麦草、地毯草联合种植55d后,土壤中萘、苯并(a)芘平均去除率为74.69%、68.16%,分别比单独种植时高出43.92%、46.97%和4.67%、16.32%,联合效应显著。植物本身能吸收与累积一定量的PAHs,累积量与土壤中萘、苯并(a)芘的添加浓度正相关。相同污染水平下,茎叶部积累量低于根部、萘小于苯并(a)芘、混种模式低于单种模式。在植物-微生物系统中,微生物降解、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是萘、苯并(a)芘去除的主要途径,但植物-微生物联合效应是混种模式下强化修复PAHs污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