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简言之,就是指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独特个性的专业化人才,起到了其他课程形态无法替代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为本,以鲜明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为价值取向的,是一面高扬个性的旗帜。个性的发展是当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极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地理校本课程是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开发的校本课程。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地理校本课程以及贫困山区的校本课程开发涉及较少。贫困山区地理教育具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素材性课程资源丰富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贫困山区的优势资源开发地理校本课程,就是本研究的价值。本文以十堰市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为例,依据新课程理论、地理学科特点和贫困山区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结合国内及十堰市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贫困山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原则、基本策略等。 本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第三部分是主体,以十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探讨贫困山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开发原则、基本策略和课程形式。提出的开发思路主要有:合作开发、优势互补;充实地理教师队伍,提高地理教师素质。提出的开发原则主要有: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开发的原则;注重生活性和乡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提出的开发策略主要有:明确学校教育理念、凸现学校特色;广泛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分析开发需求、评估课程资源;重视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其间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还处于主导地位的今天,如何使选拔性考试与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评价观并行不悖,就成为本研究的难点,也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