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对乡村社会的研究,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狭隘的学科本位观对社会历史的碎化,另一种是历史学科学化的追求导致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前者以“占山为王”的方式将乡村史分割为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等专门领域,从而损害了乡村社会历史的整体性。因此,由单一论域走向多维视野,才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到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后者则制造了乡村的“荒凉地带”,使人只能看到概念的逻辑演进和史料的机械堆砌,而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却被遮蔽了。究其原因,乃在研究者丢掉了人本主义理念,缺少对农民的人文关怀。所以说,只有贴近农民,才能真正地理解农民,真正建立起对乡村社会历史的合理解释。 有鉴于此,本文特意选择了太原市城郊的剪子湾为研究个案,详细考察了该村在近一百年中的发展与变迁,其中人口与生计的变化是这一考察的核心。全部的论述力图表明,剪子湾人是一个非常能够适应环境的群体,这种适应性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他们创造了许多有效的谋生方式使自己存活下来。从解放前的“小农经济”,中经土地改革后,进入集体化运动的劳动“归大堆”尝试,再到80年代以后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过巨变百年,历经地覆天翻,终使剪子湾农民家庭经营走出了黄宗智先生研究民国时期华北小农经济所陷入的“内卷化”的困境,创造了剪子湾社会经济转型的道路。按照这一思路,本文的整个逻辑框架,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关于村落研究的学术回顾以及对样本特征、资料收集的简单表述。 第二部分论述了剪子湾的历史地理及其研究价值。作为我国城郊村落城市化的一个缩影,该地区多元的特征以及其作为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特例,对21世纪中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特殊的参考价值。因此,以剪子湾作为考察研究移民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的研究个案,可以凸显其在整个中国农村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典型特色。 第三部分以人口为切入点探讨了剪子湾村落的形成。本章共分为三个时间段,即早期剪子湾的居民,民国年间的迁入人口,解放后的人口变动。通过地契、清队登记表、口述等资料考证了剪子湾人口迁入的时间、方式、原因及其与国家政策的关系等。 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剪子湾人在不同时期,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存实践。“小百货交易”,“马车运煤”、“打井、修路制作白灰”,“运输、乡村工业”等生计模式,都是剪子湾人日常经济实践中不断扩展生存和交易空间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