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传统居民与云南傣族传统居民的比较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族建筑受到巨大冲击,传统民族建筑被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云南(傣族)传统民族建筑与老挝(琅勃拉邦)传统民族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目前中国(云南)与老挝的传统民族建筑的特色及在形成过程中地域文化对其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西双版纳傣族建筑与老挝琅勃拉邦的传统民族建筑地域性特征与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老挝是一个民族文化浓厚与多样的国家。在风俗习惯、文化爱好等各方面差异影响下,其居住建筑也颇具特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本文在分析了老挝的气候特点对其传统民居的影响后,从空间布局、结构形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对老挝民居建筑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论述。除此之外,中国云南傣族与老挝在地理位置、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同样体现在建筑上,本文通过对两者比较研究,总结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异同,为我们了解两个不同民族的传统建筑提供了参考。   本文通过全面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以及大量的深入调研,总结出西双版纳傣族与老挝琅勃拉邦传统民族建筑的共性与个性。作为一名老挝留学生,充分利用对两地建筑文化的深入了解,对两地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总结,让更多的人对东南亚传统建筑文化形成更深入的认识。   除研究两地传统民居建筑外,本文还针对性的研究了两地的佛教建筑。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建筑在原来基础上与两地地域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现有风格、特征。因此在对两地传统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还对两地的佛教建筑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此基础上论述两地传统民族建筑的演变历程以及现代建筑对其的吸收与发展,进而提出相关保护措施。希望本文对两地的建筑文化研究以及今后相关课题的探讨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下,论文针对中国中小学绿色建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绿色校园良好运营为出发点,构建中小学绿色校园生态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为未来中小学绿色校园的后期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走向大众化,大学通过多种形式迅速扩展。入学率从1990年的3.7%增长到2000年的11%,至2008年已达到23.3%,全国在校学生人数突破2900万人。同时大学校园逐渐
当下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老年住区作为老年人居住生活的主要空间环境,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应注重对其品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大量有价值的传统村落面临着消失或者被破坏的命运,还没有经历城市化的传统村落亟待保护和拯救,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都在催促着传统村落的更新
本文旨在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宏观把握整个园林研究的历史,杜绝园林研究中的盲点,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扩宽研究者的思路以指导研究者今后的研究工作。 本文通过对现
城市高密度化所导致的居住区外部空间通风不畅、拥挤闷热等问题,在夏季高温高湿地区变得日益严重。本文选取住宅底层架空作为改善城市居住区外部物理环境的手段,旨在通过底层架
城市商业区是现代城市空间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人们公共活动空间的组成部分。城市商业区外部空间则更是城市商业区的一个特殊部分。一方面,它是商业区建筑空间的延续,另一方面,它
城市地标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凝练的区域。城市的特征形象,经济程度、政治地位和历史文脉都能在城市地标空间得到集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逐步从单一化的功能走向多种功能的交通综合体建筑。作为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类型之一,区域中心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子系
位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保有明代海防抗倭设施体系,是在卫所制度框架下形成的防御性设施,具有很高的史证价值。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