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服务性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也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新兴产业之一。从我国的“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党中央、国务院都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但由于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不可贮存性、不可转移性、而且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特点,原有的传统商业模式已不能满足旅游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需要。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乡村特有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优势,利用“生态+”、“互联网+”、“旅游+”等发散思维,拓展思维方式,保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做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在巨大的旅游市场面前,农业生态旅游只是占旅游业的小部分,但随着我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的飞速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依靠网络营销逐渐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但由于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主体、项目地域及客户群体的特殊性,企业在网络营销上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如营销手段单一,营销内容同质化严重,专业营销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竞争意识薄弱,经营粗放,缺乏全局和长远的发展理念,漫天要价、宰客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原有的传统营销模式乏力的现状下,本文通过对微时伍生态旅游项目的网络营销要素和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指出其网络营销的问题所在,总结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对研究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本文对微时伍生态旅游项目的网络营销拓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其他同类型农业生态旅游的网络营销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