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孙子兵法》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li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比较林戊荪、格里菲斯和翟林奈英译《孙子兵法》的翻译特点及探析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通过深入挖掘译本所产生的三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赞助者的要求以及主流诗学的特点解释译本之间的差异。伊塔马·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对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该理论摆脱了文本中心主义,将研究对象从“文学”本身解放出来。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如语言、文化、宗教等)互相交叉、部分重叠,构成若干个动态、开放、异质的系统,而不是由互不相关的元素构成的静态、封闭的关系网。这一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历时的、描述性的视角,将翻译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从该理论出发研究《孙子兵法》的英译,可以发现,翻译文学受到目标系统的语言文学影响。此外,还受到其意识形态、权力关系、诗学等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论文首先对《孙子兵法》原著及三位译者的英译本逐一介绍,分析其各自的整体特色及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其次,从《孙子兵法》的标题、军事术语、文化负载词及语言风格(包括平行结构、韵律及修辞)等关键范畴的翻译入手,将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清晰地体现三个译本在“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差异。本文的重点是分析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在译介过程中的影响和体现。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在译者的译本选择、翻译策略、文体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英国汉学家翟林奈的文献性译本受到维多利亚时期主流诗学及其个人诗学观念的影响,造就了其严谨、重韵、中西文化聚合的特点。格里菲斯译本虽遵循原文军事特色,但主要目的为传达原文军事思想,故主要采取归化策略以迎合“可接受性”,然而汉学功底不足导致其失误频现。二战后对游击战认知的缺乏及格里菲斯个人诗学中对中国古典兵学的关注,使其选择翻译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的来源——《孙子兵法》。林戊荪译本的出版社(赞助人)为担负着政治文化使命的外文出版社,其译本必须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注重其文化传播的意义。在中国改革开放、亟需向世界弘扬优秀文化的背景下,翻译文学正逐渐接近向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因此林译侧重异化策略,体现其“充分性”。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揭示、描述了《孙子兵法》译介过程背后的诸多因素,对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以及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者等影响要素进行了新的阐发和研究;结合文史资料在文化层面上梳理了三位译者所处时代翻译文学的地位、宗教哲学思想、主流诗学理论等;并对多元系统理论述及不多的译者主体因素,如翻译目的和文体偏好等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在我国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浪潮下,《孙子兵法》这样成功“走出去”的中国文学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翻译背景?希望本文关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者等因素为何以及如何对翻译实践产生影响的探讨可以为翻译文化语境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并进一步为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脑转移瘤及恶性胶质瘤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柃测CD44v6和MMP-9在良性脑肿瘤、恶性胶质瘤和脑内转移瘤中的
营改增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各种税务负担上的问题,以及纳税人身份认定的困惑。房地产企业的纳税人身份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文章从两种纳税人身份的角度分析"营改增"
城市社区公共收益使用困境作为一个长期被学界忽视的议题,虽然在实践层面已有部分社区做了积极探索,但仍然无法有效化解公共收益使用的深层次困境。基于S市D社区的个案考察表
目的:对比研究Bitl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宫颈癌标本和74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Bitl
伴随着全球化大趋势,新出现和重复出现的传染病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如甲型H1N1、禽流感H7N9、艾滋病HIV/AIDS,以及正在世界多国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卫生部门能够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广大公众及时高效地发布疫情预警并宣传疾病防范措施,提高人们的防控
初中生喜欢历史课,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是多样的,关键还是要从让学生高效听课入手。首先是教师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