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电生理和病理机制研究及迷宫手术评价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约0.15-1.0%,在二尖瓣疾病中高达79%,心律失常的死因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室颤,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方法不能收到理想效果。随着近十年电生理技术的重大进展,对房颤的发生机制研究报告甚少,治疗房颤的迷宫手术的围术期和随访疗效评价未见报告。本研究就风心病房颤的发病率、电生理、病理机制和迷宫手术的围术期及随访期进行电生理、无创和有创心功能评价,对风心病房颤作系列研究。其部分内容已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现将研究内容分六部分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1992~1994年597例心脏瓣膜手术病人房颤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男294例,女303例,年龄范围14—64岁。根据病人的病史,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手术资料和术后6—40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心瓣膜病的房颤发生率为65.24%,其中二尖瓣病变发生率为75.26%,高于主动脉瓣的Af发生率15.38%。二尖瓣手术后持续房颤的患者占93.89%,自然转为窦律占6.1%,术前窦性术后变为房颤的占15.71%。二尖瓣手术后半年随访房颤的发生率为80.09%。二尖瓣术后半年有28例行直流电转复,成功率为82.14%。影响复律成功与心胸比值,心衰持续时间,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有关。风心病房颤组的左房血栓检出率和脑栓塞发生率分别为7.65%和5.73%。显著高于窦律组。房颤组的围术期和随访期死亡率分别为5.74%和3.28%,与窦律组无显著差别。结论:风心病房颤患者的术后房颤自然转复律低,有80%经治疗后仍为房颤持续状态。房颤患者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率明显增高,心脏扩大和左心功能减退则影响病人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普芦卡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普芦卡必利组口服普芦卡必利治疗,莫沙必利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心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揭示H-FABP在心肌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5个实验组(A1、A2、A3、A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损伤常见于外科临床,尤以应用体外循环(CPB)技术的各类手术及肺移植术后最为突出。术后肺功能障碍对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成为影响CPB术后恢复的非
第一部分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肺移植模型的建立目的改进手术方式,建立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雄性Wister和SD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受体两组,SD大鼠作为供体
随着口腔医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地位的逐步突显,口腔曲面断层全景片(以下简称:曲面断层)的摄取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等相关的领域内同样起着相当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5月9日至10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反垄断工作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出席会议并讲话。甘霖在讲话中指出,《反垄断法》实施以
采用水热法制备Bi5O7I、共沉淀法制备Ag3PO4及复合光催化剂Bi5O7I/Ag3PO4,采用XRD,FT-IR,SEM,UV-vis DRS的方法对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配比、反应温度、初始p
从教育学视角出发,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和基本原理,对板球快速投球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特征及要点进行探索,并建立其运动生物力学观察模型,为有效地学习与传授快速投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