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深圳水源水的特点和人们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过滤单元工艺入手,进行了二次微絮凝过滤最佳絮凝剂的优选,初滤水浊度的控制,加大滤池过滤负荷,滤池生物过滤强化及颗粒物计数仪在滤池过滤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二次微絮凝过滤最佳絮凝剂的优选,主要以在过滤中滤后水浊度稳定所需的时间以及滤柱稳定运行时期浊度值大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优选,并与碱式氯化铝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的结论:对深圳的原水和现行的水厂工艺来说,有机絮凝剂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二次微絮凝的药剂处理效果较佳;碱式氯化铝作为微絮凝过滤的药剂处理效果较优,但运行成本要稍高.本文应用二次微絮凝过滤,向反冲洗水中投加絮凝剂,逐步增大过滤负荷等技术来控制初滤水的水质.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几种因素在控制初滤水水质方面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协同作用时的最佳工作参数.增大滤池的过滤负荷,本文主要考察了滤速增大后滤池的过滤周期以及滤后水的浊度,针对负荷增大后浊度升高的情况也在增大滤速的滤柱上使用了二次微絮凝技术.论文比较了生物活性滤池和普通的砂滤池,深度处理的水质情况.与普通砂滤池主要比较他们的过滤周期,出水浊度,以及各项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出水细菌数,TOC,嗅味和藻类)的去除情况.论文还研究了颗粒物计数仪的性能.通过实际操作得到如下结论:与浊度仪相比,颗粒物计数仪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因此用来表征水质的变化情况更贴近实际情况;利用颗粒技术仪对过滤器实时测定的结果可评估过滤效率,为控制过滤效率提供依据,相对于浊度来说这个标准更加明确化;生物活性滤池在过滤的后期它的出水微生物含量会大大升高,会给出水的水质安全性带来一定的问题,由于颗粒物计数仪自身的技术特点,使它能更好的监测生物滤柱的运行,可以更好的保障出水的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