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二十余年,中国民众对于宗教的兴趣和宗教皈依现象逐年增加,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基督宗教在民众中的传播、发展及基督教信徒的增长。如果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来看,接受和皈依某个宗教,可能只是一个个人事件。但是,如果同一段时间内在同一个社会中有一群人同时出现面向某个宗教的皈依现象,其中必然蕴涵着某种社会心理趋势。《转型社会民众的宗教心理研究报告》以基督教徒为研究样本,采取质化研究策略,并具体运用“扎根研究法”,通过对民众基督教信仰历程的“扎根式”的剖析,揭示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是何种条件和力量促成了民众对基督宗教的皈依,民众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文化因素及个人的价值与行动取向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和互动。 本研究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报告组成:即转型社会民众的基督教信仰;转型社会知识人士的基督教信仰及转型社会女性的基督教信仰。本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社会民众接受和皈依基督教信仰,既有个人和家庭原因,又与社会大环境分不开。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结构经历重大的变迁和转型时期,很多人经验到种种的不适和无奈,基督教信仰便成为意义选择和寻求慰藉的领域之一。具体来说,压力或危机事件的触发是民众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动力,社会网络的导引是民众接触和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中介因素,“神迹”或“特殊感应”对民众的皈依抉择起催化作用,而教义与礼仪通过对信仰者人格的转换逐步实现其信仰的内在化。 本研究发现,不同文化层次基督教徒的信仰既有差异性,又有同质性。不同文化层次基督教徒信仰的差异性集中表现为制度型认同与个人型认同的差异;不同文化层次基督教徒信仰的同质性集中表现在其基督教信仰中世俗与神圣、功利与纯真的暗交神合,折射出信仰对于现世人生的安顿和人的内心对于真与善的向往。而女性的基督教信仰更倾向于情感型的认同和皈依。 本研究发现,多数人最初是由于某种生命的危机或自身的缺陷而将基督教信仰作为逃遁的武器而依归。但随着信仰生活的展开,知性与德性的成长、人际资本和相应的情感回报及灵性与超验资本的获得使皈依者逐渐将信仰由逃遁的武器而转化为生存的资本,其基督教信仰亦展示出某种超越的幅度。 本研究发现,虽然,多数人最初是由于某种生命的危机或自身的缺陷而开始接触和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但人的思想所具有的成长的本能,使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发现了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都会产生追求的内在动力。教义的学习和仪式的参与,使信仰者的思想被重新过滤和组织,由此而导致基督教徒“信仰人格”的萌生和发展。这种“信仰人格”集中体现为基督教信仰对信仰者认知、情感及行为模式的形塑,但也带来其人格发展上的限制,如“我群”的“自我陶醉”、某种“狂信”的倾向及一定程度上人格成长的逆社会化倾向。因而,作者认为,站在科学心理学的立场之上,可以说,基督教信仰既赋予基督教徒生活的意义,又削减他们对于生活意义的认识;基督教信仰既启发他们的天性和潜力,又削弱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基督教信仰之于个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一一界定的过程。 本研究认为,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系统的非平衡状态会使宗教成为替代或补偿性因素而为更多的人所选择,但面对着生命的终极存在,民众的宗教信仰集结着许多难以分解的心理与行为密码,需要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