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CCA-PFV不同方式吻合+结扎对侧EJV的方式建立兔颅内静脉高压模型,观察其新发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情况,找出理想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硬脑膜、脑组织的血管生长因子变化,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雄性日本大耳兔50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静脉高压组:端端吻合(B组),端端吻合+结扎对侧EJV(C组),端侧吻合(D组),端侧吻合+结扎对侧EJV(E组);n=10。采用右侧CCA-PFV吻合制作静脉高压模型,模型制作过程中测定正常颈总动脉压、面后静脉压、吻合后面后静脉压;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的第7、14、90天,分别选取2只行墨汁灌注,观察上矢状窦旁硬脑膜血管的密度;第90天,分别选取4只行头颈部DSA造影,观察是否有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第二部分】雄性日本大耳兔50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颅内静脉高压组(一周组、二周组、三周组、90天组);采用CCA-PFV端端+结扎对侧EJV法制作颅内静脉高压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IF-1α、VEGF表达(n=6),Western blotting测定HIF-1α、VEGF含量(n=4)。结果【第一部分】静脉高压组术后出现右耳淤血、水肿、下垂、右眼充血、突出、球结膜水肿、行走不稳,厌食、失明等。静脉高压组在术后均即刻出现面后静脉压升高,其中BC组间、DE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RDE>RBC)。A组硬脑膜微血管计数为(12±2)条/mm2,静脉高压组的第7、14天,血管计数均稍增加(分别为(13±4)条/mm2、(15±2)条/mm2),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第90天,血管计数明显增加(最高达(39±4)条/mm2),且血管管径增粗、血管间联系增加,甚至可见动脉直接汇入增粗的静脉。静脉高压组第90天的DSA造影显示循环时间延长至35s,并可见DAVF形成、眼部AVF、耳部AVF形成,DAVF位于上矢状窦、海绵窦、横窦等处,属于BordenⅠ型;其中DAVF成功率为43.75%。第二部分】一周、二周、三周的枕叶皮层、软脑膜血管、上矢状窦及周围硬脑膜中可见VEGF呈持续阳性表达,且软脑膜血管管腔扩张;对照组、90天组VEGF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其中90天组硬脑膜血管增加、管腔不规则。一周、二周、三周组的软脑膜血管可见HIF-1α呈持续阳性表达,对照组、90天组HIF-1α为阴性表达。枕叶脑组织及硬脑膜HIF-1α蛋白表达量:一周组>二周组>三周组>90天组>对照组;硬脑膜VEGF蛋白表达量:二周组>一周组>三周组>90天组>对照组。结论本实验通过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两种方式吻合CCA-PFV +结扎对侧EJV,建立兔颅内静脉高压模型,成功诱发DAVF形成,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可作为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动物模型,其中以端端吻合方式制作的模型较为理想。DAVF形成的关键在于颅内静脉高压的形成;颅内静脉高压可引起脑灌注压不足及硬脑膜“先天性动静脉直接通路”的开放。脑灌注压不足引起的脑缺血在从静脉窦高压到HIF-1α、VEGF高表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HIF-1α、VEGF可促进硬脑膜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且两者有时间先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