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及盐酸小檗碱对其的影响,探讨PLCR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凝血功能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为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均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脑梗死组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常规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用日本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PLCR,日本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功能,观察发病48小时内(治疗前)及入院后第十天(治疗后)外周血PLCR变化。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相同时间点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显著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结果:1.脑梗死组入院第10天外周血PLC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发病48小时内外周血PL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脑梗死组外周血PLCR与NIHSS无明显相关。发病48小时内PLCR与相应时间点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入院第10天凝血酶原时间(PT)呈显著负相关(P<0.05);入院第10天外周血PLCR与发病48小时内凝血酶时间(TT)呈显著负相关(P<0.05)。3.常规组入院第10天的外周血PLCR较发病48小时内显著升高(P<0.05),小檗碱组入院第10天外周血PLCR较发病48小时内升高不明显,差异不显著(P>0.05)。4.常规组和小檗碱组发病48小时内的NIHSS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10天的NIHSS评分小檗碱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LCR明显升高,提示大血小板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2.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LCR与FIB、PT、TT呈显著负相关,与APTT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外周血PLCR与凝血功能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联系密切。3.盐酸小檗碱可以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LCR升高,提示盐酸小檗碱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4.盐酸小檗碱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提示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