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优化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热解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产生的固态副产物生物炭有望通过土地应用的方式实现污泥资源化要求。但是,污泥基生物炭在土壤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污泥基生物炭的含碳量低,孔隙结构较不发达,富集在污泥基生物炭中的Zn、Cu、As等潜在毒性元素(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PTEs)可能引起一定的环境风险,对污泥基生物炭的可溶态组分特征以及其土壤应用过程的生态角色、土壤应用效率和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污泥基生物炭为研究对象,围绕制备、优化、土壤应用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以热解温度作为变量因素,考察了污泥基生物炭固态组分以及可溶态组分的特征变化、热解过程中污泥中PTEs的迁移转化、可溶态组分与外源Cu(II)的络合行为,并评估了污泥基生物炭的生物安全性能。随着热解温度上升至700°C,污泥基生物炭的C、H、O、N、S含量逐渐下降,表面官能团吸光强度下降,比表面积、孔隙体积以及孔隙尺寸分别上升至70.79 m2/g、0.128 cm3/g、7.21 nm。污泥基生物炭的可溶性组分中,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可溶性组分中的羟基、酰胺C=O键、脂肪族C-O-C强度逐渐下降。随着热解温度的上升,可溶性组分的分子量分布越发分散。可溶性组分包含一种蛋白类似物和两种类似于腐殖酸的芳香类物质。随着热解温度的上升,生物炭中的Cu、Zn、As、Pb、Cd以及Cr含量分别上升了81.96%、106.27%、35.98%、84.05%、109.33%以及121.94%,但是可利用态Cu、Zn、As、Pb、Cd、Cr含量分别下降了88.60%、20.78%、18.51%、81.41%、54.3%以及44.28%。较高的热解温度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物中的酰胺以及酚基官能团,进而降低了与Cu(II)的络合稳定系数。同时,热解温度提高了生物炭对费氏弧菌、小麦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能。此外,本文通过污泥与木屑共热解的方式优化生物炭的理化特征以及降低内源性PTEs的潜在影响,研究了热解温度和掺杂比例对生物炭元素组成、成分、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碳结构、PTEs含量以及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一热解温度下,随着木屑的掺杂比例的上升,共热解生物炭的C含量上升了11.35-71.56%,固定碳含量上升了15.11-151.48%,灰分含量下降了2.12-68.62%,疏水度和芳香度有所提高。木屑的掺杂向生物炭表面引入了脂肪族-CH、C-O-O-、芳香族C=O等官能团。在700°C,当污泥与木屑的掺杂比例为3:1时,生物炭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93.78 m2/g)。共热解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能得益于共热解过程中对碳保留率的拮抗作用。一定比例的木屑掺杂量能够有效地降低Cu、Zn、Pb、Cd以及Cr含量,同时明显地提高固定态Zn、As以及Cr含量。关联分析和拉曼光谱证实碳结构变化、固定碳、H/C比、O/C比、p H以及灰分是决定PTEs固定的主要因素。最后,本研究将生物炭应用到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理化特征、重金属钝化效率、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高效并且环境友好的的生物炭。在土壤孵育过程中,700°C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p H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低温生物炭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盐度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生物炭施用到土壤以后,土壤有效态Pb和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4.76-55.30%及4.81-64.54%,可交换Pb百分含量和可交换Cd百分含量分别降低了6.65-13.41%及6.37-15.27%,但是将固定态Pb百分含量和固定态Cd百分含量提高了3.59-9.97%及3.32-20.24%。生物炭将土壤脱氢酶活性提高了6.29-150.40%,并且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 H、固定态Pb以及固定态Cd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上述实验结果表明,700°C条件下污泥与木屑1:1的掺杂比例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S1W1-7)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定效率最高,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有机-矿物复合聚集体和表面羧基化可能是引发S1W1-7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固定效率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空间光学遥感器在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其分辨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口径、长焦距是未来空间光学遥感器必然的发展方向。大口径光学遥感器主次镜之间需要空间可展开伸展臂的支撑,以满足遥感器的展开以及高精度、高刚度、高空间稳定性的性能要求。未来空间大口径光学遥感器的主次镜之间的支撑距离会达到几十米,空间可展开伸展臂是一类包含关节铰链、张力索、杆件、定
学位
特高压变电构架(以下简称“构架”)作为特高压变电站内典型且重要的下部支承结构,承担着支承电气设备及大跨度输电导线的作用,其抗震性能直接决定了特高压网络主干线是否能承受强震作用、保障正常运营。构架的抗震设计存在两项关键理论问题。一是(构)架(输电)塔(导)线耦合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突出。通过震害调查已经发现,与构架相连的输电导线和远端的输电塔均可能加剧结构的倒塌震害,揭示架塔线动力耦合作用机理并量化其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高分辨对地观测的优势,朝着多平台、多通道、多功能、多极化方向发展。利用多通道SAR系统,可增加回波信号的空间维信息,实现对观测区域的地面运动目标指示(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GMTI),极大提升了SAR系统对运动目标观测能力,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间充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又称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为异源二聚体酪氨酸激酶的一个重要成员,磷酸化的c-Met可激活诸多下游信号通路,这些通路通常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存活、运动、迁移和血管生成等诸多生理过程。而c-Met的异常活化则与多种人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小分子抑制剂因可阻断HGF依赖及HGF非依赖型c-Met的异常激活,现已受到人们的持续性关注。多组分反应可从简单的前体快
无机纳米材料通常被认为是生物惰性物质,但最新研究发现,许多无机纳米材料甚至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能够模拟天然酶的催化活性,这类具有模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被称为纳米酶。纳米酶因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活性易调控的优势,一跃成为酶学领域的研究新热点。在目前开发的纳米酶中,含铁纳米酶展现了尤为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众多纳米酶中脱颖而出。然而,目前开发的含铁纳米酶在生物分析应用中的灵敏度仍有待提高,检测模式
目前,航空航天惯性导航系统对陀螺仪表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陀螺仪表的工作寿命决定整个惯导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是评价陀螺仪表性能的重要指标。动压马达是陀螺仪表内部的核心部件,陀螺仪表的工作寿命与动压马达的起动性能是密切相关的。动压马达在起动运行阶段,零件表面间由于气浮力不足会发生滑动接触,若此时摩擦副之间的润滑方式失效,则会加速动压马达零件的磨损。当动压马达的起动摩擦阻力过高时,
结垢现象是换热器应用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污垢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由于换热器表面的污垢带来的损失巨大,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内螺纹强化换热管相比于普通光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已成为工业界制作壳管式换热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元件之一。随着强化传热技术的普及,亟需针对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强化管这类非光滑换热表面污垢的形成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全面认识污垢问题,为抑垢技术的发展提
生存环境的恶化打破了自然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形成,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排放加速了致病微生物的传播。传统灭菌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氯气、臭氧等强氧化物作用,反应过程耗时长、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开发新型无毒无污染抗菌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纳米银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性,可被应用在生物医疗、工业净水、民生服饰等领域。而单一纳米银抗菌剂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弊端,因此,开发基
得益于"二孩政策"及儿童教育与日俱增的刚性需求,儿童有声内容大有可为。儿童有声内容品牌"凯叔讲故事"创业七年来载誉满满,成功之道在于坚持生产正确价值取向的内容、儿童"高度"的内容、场景化思维的内容和精雕细琢的内容,这些也是未来优质儿童有声内容的应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