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学界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作战概况研究较为细致、全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陆有学者提出国民党也曾发动游击战,并开辟了若干敌后战场。近年来,随着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学界对国民党在敌后进行的游击战和开辟的游击战场研究不断深入,并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个案式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对苏北国民党敌后作战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拟以国民党在苏北的敌后抗战为中心,力图展现该区域内国民党军所进行的游击战概况,勾勒苏北国民党敌后战场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并进而探求其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从而以此区域性的实证研究来推进国民党抗日游击作战的整体性研究。本文正文分为四章,加上前言和结语共六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梳理了该问题学术研究概况,并提出了本文创新性研究的思路、方法,提出以个案探讨深化整体研究、以系统审视揭示深层动因、以对比分析拓展研究视野,同时还对文章中所使用的资料、相关概念和文章的逻辑结构及主要内容作了分析。第一章是对国民党苏北敌后战场形成的考察,提出应从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面来分析国民党抗日游击战思想的内涵和发生、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参照,分析了国民党苏北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该敌后战场的形成是随着国民党抗日游击战思想的演变以及抗战前后在该区域进行的军事斗争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这一特点也直接影响了此后该敌后战区的兴衰。第二章是对国民党苏北敌后根据地建设的分析,本章考察了国民党为实现社会整合而进行的种种施政努力,包括在政治上建立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体制和恢复基层政权、在经济上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生产、在民众动员方面完善动员机构等。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施政措施的效果和利弊作简要分析,从而说明其社会整合的相对无力使得其最终无法在敌后坚持抗战。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国民党苏北敌后游击武装体系的构成和特点,认为国民党苏北敌后游击武装包括正规部队、地方保安团队和武装民众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苏北敌后抗战武装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苏北军政格局形聚神散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第四章是对苏北国民党军敌后作战的考察,主要以时间为经,作战对象为纬,考察了苏北国民党军敌后作战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阐述了各种武装力量消长的表现和原因。结语部分,主要从总体上评价了国民党在苏北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同时深入考察了苏北国民党游击作战衰落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作战方式的呆板、战略指导的偏差和力量整合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