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斎本《红楼梦》的语言特征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的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现今已被全世界20多种语言所翻译过。乐善斋本《红楼梦》是朝鲜语翻译版,这本翻译版里,没有任何文献能够证明,包括翻译者,翻译年代等事项,更没有序言、后记、评论或其他任何有关记录来推断,只收录了原文和注音以及翻译文。在学术界,是通过其收录在乐善斋,来推断出此文献是近代后期所翻译。本文通过对乐善斋本《红楼梦》语言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近代前期、后期以及现代初期等文献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乐善斋本《红楼梦》的语言特征,并以此来推断出具体的翻译年代。第一、乐善斋本《红楼梦》的语音特征虽然接近于近代后期朝鲜语,但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后期的语音特征,也不乏出现一些现代语言的语音特点。即语音的腭化、头音规则、紧音表记等各种语音变化现象。第二、因为在形态特征上由于元音和谐被进一步打破,所以在词尾使用上有很多没有考虑阴性阳性词汇相搭配的规则,因此,在资料中不难看出任意性特点。近代朝鲜语是中世后期朝鲜语向现代朝鲜语跨越的过渡期,也是联接中世后期朝鲜语与现代朝鲜语的桥梁,被誉为朝鲜语表记史的转折点。但在学术界,大部分都是以文学的角度对乐善斋本《红楼梦》进行了研究,以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则少之又少。所以本文以乐善斋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应用共时,归纳,举例和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说明了乐善斋本《红楼梦》的语音表记及语法使用的特点,并通过与不同时期文献的比较,分析乐善斋本《红楼梦》时期的语言特征情况,考察出此文献的具体翻译年代。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原文是王宁和孙艺风所著《翻译、全球化和本土化》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全球语境下的翻译研究;第二章探讨
先进的工程机械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使用性,更要保证企业快速的提高生产效益。实验证明,再好的机械设备都存在着一定的生产问题,所
自来水厂的生产废水是地表水体的一类污染源。本文 结合合肥市自来水厂生产废水调查情况,分析了其生产废水的现状, 提出了合肥市自来水厂废水处理工艺,并对废水处理设计中的
介绍了传动箱试验台测试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基于labVIEW测控软件的编程。
根据具体柴油机机型,研制开发了一种具有记录发电车油量变化等基本信息的车载智能化微机监测系统。实验表明,监测系统在传感器线性工作区内误差小于2%,在小流量非线性工作区内经
针对出口土库曼斯坦机车的16V240ZJB型柴油机机油离心滤清器裂漏问题,通过分析其结构、工作状态,找出了产生裂漏的原因。通过改换离心滤清器及其安装位置,解决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