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的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现今已被全世界20多种语言所翻译过。乐善斋本《红楼梦》是朝鲜语翻译版,这本翻译版里,没有任何文献能够证明,包括翻译者,翻译年代等事项,更没有序言、后记、评论或其他任何有关记录来推断,只收录了原文和注音以及翻译文。在学术界,是通过其收录在乐善斋,来推断出此文献是近代后期所翻译。本文通过对乐善斋本《红楼梦》语言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近代前期、后期以及现代初期等文献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乐善斋本《红楼梦》的语言特征,并以此来推断出具体的翻译年代。第一、乐善斋本《红楼梦》的语音特征虽然接近于近代后期朝鲜语,但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后期的语音特征,也不乏出现一些现代语言的语音特点。即语音的腭化、头音规则、紧音表记等各种语音变化现象。第二、因为在形态特征上由于元音和谐被进一步打破,所以在词尾使用上有很多没有考虑阴性阳性词汇相搭配的规则,因此,在资料中不难看出任意性特点。近代朝鲜语是中世后期朝鲜语向现代朝鲜语跨越的过渡期,也是联接中世后期朝鲜语与现代朝鲜语的桥梁,被誉为朝鲜语表记史的转折点。但在学术界,大部分都是以文学的角度对乐善斋本《红楼梦》进行了研究,以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分析则少之又少。所以本文以乐善斋本《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应用共时,归纳,举例和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说明了乐善斋本《红楼梦》的语音表记及语法使用的特点,并通过与不同时期文献的比较,分析乐善斋本《红楼梦》时期的语言特征情况,考察出此文献的具体翻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