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针刺不同穴位对思虑过度状态者脑功能的影响,初步揭示思虑过度状态与脑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思虑过度状态相关穴位的比较及其即刻效应和后续效应的探讨。方法:试验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试验时间为2013年4月-6月,应用思虑过度状态判定标准及中医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进行初步筛选。一、针刺调节思虑过度状态的穴位比较研究:研究对象为确诊的处于均为思虑过度状态的志愿者40例,共分为4组,每组10例,分别是大陵穴组、神门穴组、内关穴组和非穴位点组,年龄、性别匹配,四组受试者均接受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四组在针刺前静息3分钟、针刺6分钟、针刺后静息3分钟下局部和整体脑功能活动情况,并将局部一致性改变的脑区进行前后对比研究,观察脑功能区激活情况并对比研究选出最优穴位。二、针刺大陵穴对思虑过度状态与非思虑过度状态激活脑区的差异分析:研究对象为确诊的非思虑过度状态者10例,年龄、性别与试验组一致,均接受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亦采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并将局部一致性改变的脑区进行前后对比研究,观察脑功能区改变,与思虑过度状态大陵穴位组10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归纳出大陵穴对思虑过度状态脑功能区影响的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果:一、穴位比较研究结果:1.思虑过度状态大陵穴组:左侧额叶率先激活,继而右侧额叶激活,针刺后静息额叶区激活体积、范围扩大,边缘叶前扣带回及海马旁回区域均激活(未校正,rmm=5,P<0.05)。2.思虑过度状态神门穴组:针刺6分钟脑区局部变化不显著,针刺后3分钟静息部分脑区局部一致性升高,如右侧丘脑、扣带回(BA23)和左侧中央前回(BA6);部分脑区局部一致性降低,如小脑后叶(BA19)、右侧颞中回脑区(未校正,rmm=5,P<0.05)。3.思虑过度状态内关穴组:针刺6分钟时左右脑小脑前叶(BA37)和海马旁回(BA37)率先激活,针刺后3分钟静息部分脑区局部一致性升高,如右侧颞中回(BA21)、中央前回(BA22)、左侧颞中回(BA21)、右侧颞上回(BA22)、右侧丘脑、右侧中央后回(BA3)、额中回和中央后回;部分脑区局部一致性降低,如顶叶、楔前叶(BA19)、颞叶、海马旁回、前扣带回(BA25)、扣带回、中央前回(BA48)及额叶(BA11)(未校正,rmm=5,P<0.05)。4.思虑过度状态非穴位点组:针刺6分钟小脑后叶、左侧额中回(BA46)局部一致性升高,中央前回(BA48)、左侧岛叶(BA48)、BA24、右侧扣带回中部局部一致性降低;针刺后3分钟静息,局部一致性升高的脑区增多,如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右侧壳核(BA48)和颞上回(BA21),局部一致性降低的脑区减少,仅有左侧枕中回(BA19)(未校正,rmm=5,P<0.05)。二、与非思虑过度状态比较结果:针刺6分钟左侧楔前叶局部一致性降低;针刺后3分钟静息,局部一致性升高的脑区增多,如左侧顶下回(BA3)、左侧颞上回(BA22)、右侧中央前回(BA6)、左侧中央后回(BA6)及左侧中央前回(BA5),局部一致性降低的脑区减少,最后消失,如右侧额上回(BA10)和右侧额中回(BA6)(未校正,rmm=5,P<0.05)。结论:1.思虑过度状态相关脑区主要是额叶,其次是边缘叶的前扣带回和海马旁回区域。2.针刺对思虑过度状态产生一定影响,通过穴位比较研究,大陵穴影响思虑过度状态最显著,针刺即刻效应和后续效应显著,额叶首先激活,继而额叶激活范围和体积扩大,边缘叶的海马旁回和前扣带回等区域亦显著激活;3.针刺可调节思虑过度状态者静息状态下异常抑制的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