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畅想,两者共同构成“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与抹黑也一直存在。自倡议开始之初,德国政府对其便持谨慎与犹疑的态度,且怀疑情绪随着倡议的推进逐步增强,这些立场也反映在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德国在欧盟内部拥有的巨大政治和经济力量,已成为欧盟的实质性领导国,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对该倡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德国媒体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对于中国政府把握德国对华政策走向、前瞻性地设计对德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论文运用框架元素聚类法对2013年至2020年来源于五家德国媒体的110篇媒体文章所构成的语料库进行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德国媒体2013—2016年、2017—2018年与2019—2020年“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分别存在哪些媒体框架?第二,这三个时间段内出现了哪些相同的媒体框架?是否有新增或减少的媒体框架?其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变化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德国对华文化记忆如何影响德国媒体“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媒体框架的建构?研究显示,随着时间推进,德国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中的媒体框架呈现稳中有变及整体负面化的趋势。媒体框架的相对稳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势力扩张框架贯穿于三个时间阶段;第二,2017—2020年,德国媒体采用相同的媒体框架来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即势力扩张框架、经济损害框架与分裂欧洲框架。媒体框架的动态变化性体现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动态变化性体现在:第一,交通连接框架仅在2013—2016年出现;第二,相比2013—2016年,在2017—2020年“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新出现了经济损害框架与分裂欧洲框架;第三,2017—2020年,势力扩张框架和经济损害框架占比逐渐下降,分裂欧洲框架占比逐渐上升。微观层面的动态变化性均体现在报道基调的整体负面化:在势力扩张框架下,随着时间推移,德国媒体判定中国加速扩张,追求陆权和海权的齐头并进;在经济损害框架下,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愈发尖锐,批评集中于中国放贷数额大幅增长、对华债务国家范围变大、海外放贷为带有中国政府意志的政治行为以及中国式腐败输出;在分裂欧洲框架下,德国媒体使用更多消极词汇对中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评价,暗示中国政府在欧洲投资的背后暗藏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同时,本研究梳理了在历史中形成的德国对华文化记忆,德国对华文化记忆包括对华典型认知、对华典型情感评价与对华典型行为模式。对华典型认知包含“理想国家”“社会典范”“黄祸”“命运共同体”“红祸”等;对华典型情感评价包含“向往”“赞赏”“蔑视”“敌意”“恐惧”等;对华典型行为模式包含“相互交流”“西方团结抵御中国”等。具体到新闻文本中,德国对华文化记忆通过影响媒体框架中的问题定义、因果阐释、道德判断、行动建议四个框架元素,影响德国媒体“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媒体框架的建构。本论文丰富了媒体中“一带一路”报道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贡献有三:在研究视角方面,本论文将媒体框架研究置于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在文化记忆与媒体框架之间搭建一个互通的桥梁,相对系统地剖析德国媒体涉华报道多呈负面基调的深层原因。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用Matthes和Kohring于2004年提出的框架元素聚类法。截至目前,中国学界还没有人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媒体框架的实证研究。在研究结果方面,本论文展现了 2013—2020年德国媒体涉“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媒体框架的历时变化过程,勾勒了媒体框架的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变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