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婴幼儿血管瘤的消退过程中伴随脂肪形成现象。前期研究已经证实血管瘤组织中的MSCs是脂肪形成的细胞基础,PPAR-gamma基因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促进Hem-MSCs的成脂肪分化。本研究观察升高PPAR-gamma基因表达水平对Hem-MSCs的体内成脂肪分化的影响,探讨经PPAR-gamma信号通路对婴幼儿血管瘤进行靶向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1)实验分组:采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将Hem-MSCs与Matrigel混合后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建立Hem-MSCs的体内分化研究模型。以普通培养基培养的Hem-MSCs与Matrigel混合后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用只加载了GFP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染细胞,以此作为阴性病毒对照组(B组)。构建并包装加载GFP基因,同时过表达PPAR-gamma基因的慢病毒颗粒。通过慢病毒转染Hem-MSCs,上调其PPAR-gamma基因的表达;将被转染的Hem-MSCs与Matrigel混合后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以此作为PPAR-gamma上调表达组(C组)。移植后2周、4周、8周取出裸鼠背部移植细胞团,观察此三组的移植块中脂肪形成的差异。(2)观察指标:①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PerilipinA,GFP)观察移植块中的脂肪形成情况及其种属来源;②荧光免疫组化共染色(PerilipinA和GFP)进一步确认移植块中脂肪细胞的种属来源;③实时定量PCR检测移植块中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1)HE染色显示,三组移植块中均有脂肪细胞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移植块中的脂肪细胞表达Perilipin A。半定量分析显示,移植后2周,C组移植块中脂肪细胞密度明显高于A和B组,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移植后4周,三组移植块中的脂肪细胞密度相似,无明显差异。(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A组移植块中的细胞不表达GFP, B组和C组移植块中的细胞大部分表达GFP,提示B组和C组移植块中的大部分细胞来源于注射的Hem-MSCs。(3)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组移植块中PerilipinA和GFP共表达于脂肪细胞,提示这些脂肪细胞是由Hem-MSCs分化而来。(4)实时定量PCR显示,移植后2周,C组的PPAR-gamma、LPL、ADD1、CEBPA基因表达水平高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移植后4周,C组的PPAR-gamma、LPL、ADD1、CEBPA的表达水平低于该组移植后2周的表达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但A组和B组的PPAR-gamma、 LPL、ADD1、CEBPA的表达水平高于该两组第二周时的表达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移植后8周,A组的PPAR-gamma、ADD1、CEBP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该组移植后4周的表达水平, LPL的表达水平与移植后4周相似,结果提示A组各基因的表达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B组和C组裸鼠在移植后不足8周即死亡,故该两组缺乏移植后8周的基因检测数据。结论过表达PPAR-gamma基因能增强、加速Hem-MSCs的体内成脂肪分化过程,伴随成脂肪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本研究结果为经PPAR-gamma信号通路对婴幼儿血管瘤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