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认为,人道主义总是关于人性或人道的,历史上的各种人道主义,要么奠基于一种形而上学中,要么本身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根据。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存在的遗忘,而这种遗忘本身是由对象性、客观化的表象性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特征,决定着人道主义对人的人性或人道的领悟和理解,人被理解为一个现成的存在者,而对人的这种领悟和理解是以遗忘人的本质及存在为代价的。人的存在的遗忘,导致了对物与世界的遗忘,对物与世界的遗忘把人带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人丧失了存在的根基,人已经被连根拔起,无家可归成为了人的命运。 海德格尔为了把人从无家可归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对人道主义进行了反思,完成了一个返回的步伐。这种返回绝不是一种态度的转变,而是从人道主义对人的存在的遗忘中觉醒起来,从人道主义以对象性、客观化的思维方式对人的理解中抽身出来,去“经验”另外一种思与言的方式。这种思与言就是一种非对象性、非客观化的思与言,也就是纯粹之思与纯粹之言。纯粹的思与言担当起人的存在,思入人的存在,把人带入存在的近旁,把人置于存在的真理之中,使人沐浴在存在的澄明的光辉之中,人在存在的澄明的光辉之中获取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生存。人本质的赢取,同时也是对物与世界的重拾。物与世界不再被解释为可供人征服的对象与客体,物物化着自身,世界世界化着自身。人在持留与守护物化与世界化之际,人获得其本质,人获得真正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