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ALCAM,CEACAM-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LCAM,CEACAM-6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性别和年龄)和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肺癌的预后和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手段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2011年6月--2012年4月间住院手术病人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共46例,均由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肺癌,所有病例术前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手术均完整切除病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LCAM、CEACAM-6蛋白在46例I-III期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其中2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ALCAM、CEACAM-6 m RNA的表达水平。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随访。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ALCAM,CEACAM-6 m RNA及蛋白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的ALCAM和CEACAM-6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显示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ALCAM蛋白阳性率为76%(35/46),癌旁组织中ALCAM蛋白阳性率为4.3%(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ALCAM蛋白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鳞癌和病理分期T1期ALCAM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腺癌和T2+T3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M-6蛋白在肺癌中阳性率为69.5%(32/46);CEACAM-6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ALCAM与CEACAM-6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ALCAM及CEACAM-6的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未见明显相关(P>0.05)。RT-PCR结果显示:ALCAM m 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与癌旁组织,并且其在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CAM-6m R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ALCAM、CEACAM-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呈现正相关,且ALCAM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癌。ALCAM和CEACAM-6的表达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