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生理和安全需求满足的条件下,开始关注情感和归属的需要。集艺术和娱乐于一体的电影成为主要选择,这将在更长久的时间内促进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引导我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1995年开始的电影市场改革,动摇了束缚中国电影业四十余年的计划体制,从此中国电影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平稳度过本世纪初的低谷后,中国电影保持了十余年的快速增长的步伐。目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最大的票房市场。居安思危,中国电影业最近几年的表现令人担忧。电影贸易逆差仍在持续、收入渠道过于单一、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票房增长乏力,特别是近几年行业内频频出现的"叫好不叫座"影片和"烂片高票房"影片让投资人纷纷摸不着头脑,与此同时,部分大制作大成本影片票房遇冷和小成本影片的异军突起,使得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一时间观众的观影偏好被舆论炒到了风口浪尖,对一部影片而言,什么才是观众最在意的,是影片类型?故事内容?演员导演?还是大众口碑?众说纷纭。基于此,本文确立了"基于观众视角的中国电影业票房收入"的研究主题。为获取观众对不同因素的真实偏好,笔者通过发放《电影票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数据,在问卷通过信度检验的前提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法,得到不同研究方法下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引入品牌信用度模型,将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随后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贺岁电影为例得到该影片的预测票房收入,并进行票房收入的单一敏感性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故事内容、演员、编剧、电影类型、导演、评论数量、评论质量、档期等八个因素成为基于观众视角的对电影票房收入影响较大的因素。最后,笔者针对不同的主体提出建议。对政府而言,在继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政策鼓励和培育不同性质的影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重点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提高对盗版资源的打击力度,注重强化政府职能建设,深化对电影市场的理性监管等。对企业而言,一是要树立观众意识,坚持"受众为王",强化对电影市场观众特性的研究;二是要保证电影故事内容本身的质量,坚持"内容为王";三是提高影片营销发行力度,重视网络口碑的影响力;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树立全球意识。本文从观众角度探讨影响我国电影业票房收入的因素,不仅可以引导制片方、投资者和发行方等市场主体加强对电影观众的关注,而且提供了电影票房预测的新思路,同时开拓了品牌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