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已提出将近三十年,输入理论对二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输入假说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输入了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i+1”后,才能有效地习得语言。其中,“i”代表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而“1”则是其现有程度与下一程度之间的差距。这一理论受到了众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其中,Payne对其假说提出了疑问,虽然说对语言习得者进行“i+1”的语言输入是最理想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i”到底具体代表什么,是单个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还是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还有如何准确地诊断学生的“i”?其次,在实际教学中“+1”的水平如何准确把握?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指导,将其应用到鼎师智能化英语学习系统中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判断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即‘i’,并探寻一种有效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鼎师智能化英语学习系统是以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和自适应学习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系统。根据国家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和目前中学的硬件设备条件,推行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非常可行的。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和教学实验两种方式来对系统如何界定“i”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访谈的对象是实验学校的英语教师,教学实验对象是武汉梅苑学校的八年级两个班。方法是对比实验,实验期间,控制班坚持传统英语教学,而实验班使用智能化英语学习系统辅助教学。本文对访谈中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用SPSS对实验中前测和后侧所收集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进行个体诊断或是班集体诊断,智能化英语学习系统都能给出详细、有指导性的诊断结果;使用智能化英语学习系统的班级比使用传统教学的班级进步更快。在Krashend的输入理论的指导下,鼎师智能化英语学习系统对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