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F-4A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HPV感染关系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检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IF-4A)在宫颈癌组织、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相应患者宫颈细胞中HPV感染情况,分析eIF-4A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及在宫颈HPV感染致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2.研究针对eIF-4A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对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HPV18+)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HPV16+)中eIF-4A基因及蛋白的靶向抑制作用,检测后续对细胞中cyclinD1的表达及细胞生长、存活、增殖的影响,探讨针对eIF-4A的siRNA介导的RNAi技术在宫颈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  组织水平上,由于宫颈癌是一种由正常宫颈逐渐进展为宫颈癌前病变乃至宫颈癌的过程,本研究检测eIF-4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宫颈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HPV感染情况,评估eIF-4A蛋白在宫颈癌变过程及HPV感染致宫颈病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细胞水平上,由于宫颈鳞癌和腺癌在发病原因、HPV感染型别及生物学特点、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选择较为成熟、稳定传代的宫颈腺癌Hela细胞(HPV18+)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HPV16+)进行研究,探讨靶向干预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中eIF-4A的表达及其对人宫颈癌细胞中cyclin D1表达及细胞增殖。  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CINI级)、40例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CINII、III级)及60例宫颈癌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  2.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CINI级)、40例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CINII、III级)及60例宫颈癌组织中eIF-4A蛋白的含量。  3.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收集宫颈细胞,应用第2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2)方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患者、40例低级别宫颈病变(CINI级)、40例高级别宫颈病变(CINII、III级)及60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细胞中HPV DNA感染的情况。  4.体外培养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向细胞中转染针对eIF-4A的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  5.转染后48小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中eIF-4A mRNA的表达。  6.转染后48小时,应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中eIF-4A蛋白表达水平。  7.转染后72小时,应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  8.转染后48小时,应用MTT法检测转染后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及宫颈鳞癌Siha细胞生长、存活能力的影响。  9.分别于转染后12h、24h、48h、72h,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转染后各组中细胞生长、增殖能力。  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eIF-4A蛋白定位在宫颈上皮的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经统计学分析发现,eIF-4A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χ2=94.12,P<0.05),其中,eIF-4A蛋白在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1/40,77.5%)明显高于其在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7/40,42.5%),差异有显著性(χ2=10.21,P<0.05);eIF-4A蛋白在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7/40,42.5%)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0/40,0%),差异有显著性(χ2=19.12,P<0.05);eIF-4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4/60,90%)明显高于其在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χ2=26.3,P<0.05)及其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χ2=74.68,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是,eIF-4A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其在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的阳性表达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94,P>0.05)。  2.本研究发现,eIF-4A蛋白在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中高分化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χ2=4.14,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eIF-4A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χ2=3.96,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是,eIF-4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χ2=0.02,P>0.05)及临床分期(χ2=1.86,P>0.05)无明显相关性。  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宫颈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在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t=18.17,P<0.05);在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在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t=12.79,P<0.05),eIF-4A蛋白在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量(t=20.92, 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4.Hybrid Capture(HC2)法对所有入组患者的宫颈细胞行HPV DNA检测,发现正常对照组患者宫颈HPV感染率明显低于低级别宫颈病变、高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HPV感染率(χ2=48.08,P<0.05),但是低级别宫颈病变患者、高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细胞中HPV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  5.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间进行比较,宫颈癌患者中eIF-4A蛋白的阳性率在 HPV 感染阳性组明显高于 HPV感染阴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间,eIF-4A蛋白的阳性率在HPV感染阳性组明显高于HPV感染阴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间,eIF-4A蛋白的阳性率在HPV感染阳性组明显高于HPV感染阴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4A蛋白表达阳性的各组患者之间比较,HPV感染的阳性率在宫颈癌患者(53/54,98.15%)、高级别宫颈病变患者(31/31,100%)及低级别宫颈病变患者(16/17, 94.12%)之间无明显差异(χ2=2.12,P>0.05);而HPV感染阳性的各组患者之间,宫颈癌中eIF-4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3/53,100%)明显高于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eIF-4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1/37,83.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21,P<0.05);后者又明显高于低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eIF-4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6/3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P<0.05)。  6.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eIF-4A mRNA的表达发现,干扰后48小时,Hela细胞中正常培养组、阴性对照组及干扰组中 eIF-4AmRNA 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F=75.47,P<0.05 ) ,其中干扰后Hela细胞中eIF-4A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t=8.77,P<0.05 );干扰后 Siha 细胞中 eIF-4AmRNA 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12.48,P<0.05);但是在正常培养的Siha细胞和Hela细胞之间eIF-4A mRNA表达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35,P>0.05)。  7.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eIF-4A蛋白的表达,发现干扰后48小时,干扰组Hela细胞中eIF-4A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14.25,P<0.05)及正常培养组(t=13.88,P<0.05),干扰后Siha细胞中eIF-4A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13.55,P<0.05)及正常对照组(t=12.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培养的Siha 细胞和 Hela 细胞之间, eIF-4A 蛋白表达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02,P>0.05)。  8.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干扰后72小时,Hela细胞中干扰组cyclinD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10.12,P<0.05)及正常培养组(t=6.74,P<0.05),Siha细胞中干扰组cyclinD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阴性对照组(t=14.25,P<0.05)及正常培养组(t=13.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显示针对eIF-4A的siRNA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扰组活细胞数明显减少,干扰后再培养48小时,Hela细胞中干扰组活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6.83,P<0.05)及正常培养组(t=8.26,P<0.05),正常培养组及阴性对照组活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t=0.71,P>0.05)。Siha细胞中干扰组活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7.75,P<0.05)及正常培养组(t=6.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10.细胞计数法结果显示,针对eIF-4A的siRNA对Hela细胞及Siha增殖传代有明显影响,转染后12h、24h、48h、72h干扰组Hela 细胞及Siha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同期正常培养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eIF-4A可能参与了宫颈组织的恶性转化过程,可能在宫颈病变发生的早期就发挥作用。eIF-4A可能参与了HPV对宫颈的致癌的过程,二者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2.针对eIF-4A的 siRNA 可以有效的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Siha细胞中eIF-4A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eIF-4A在宫颈癌的发生、增殖及恶性行为的维持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eIF-4A 的RNA干扰技术在宫颈癌的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1缺陷对小鼠视网膜组织和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1缺陷(LPCAT1)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和视网膜电图(F-ERG)在变性过程中
衡南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辖27个乡镇(办事处),县域面积2619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农村市场繁荣活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民生福祉为执政之本,以农贸市场
【背景与目的】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 Spongiform Leukoencephalopathy,HSLE)是一种与经鼻烫吸海洛因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脑病。1982年由Wolters E等首次
肘外侧痛(肱骨外上髁痛)常称为网球肘.目前对该病病因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过度使用,创伤,滑囊炎,炎症,无菌性坏死,神经炎,颈椎骨
摘 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词,既有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也有工于羁旅行役或繁华都市生活的内容,总体来看,其词呈现出“雅俗并陈,以俗为主”的特点,但较为突出的是他词作的通俗性。结合柳永的生活经历来品读柳词,体会其抒情的直率、白描的質朴、铺叙的流畅以及语言的口语化,从而认识柳永对发展俚词和促进宋词全面革新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拟从柳词的创作背景、创作特色等方
第一部分:肝脏体积简易公式的初步构建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脏体积(LV)及二维径线,旨在推导出肝脏体积的简易公式,以便于临床推广普及应用来初步评价肝脏大
摘 要:杜甫作为古代诗歌集大成者,典故信手拈来,用典方式活泼,其诗歌用典的内容与传达的意义都是后世取法的典范。本文选取杜甫成都诗中较有代表性的同一题材的两首咏史怀古诗作《蜀相》《琴台》,通过二者用典方式的比较,从典故内容的选择性、典源与社会现实的重构、典源与内在创作心态这三个方面深入探究杜甫当时寓居成都的复杂心情。  关键词:杜甫;蜀相;琴台;用典;创作心态  作者简介:张月(1990-),西南大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大鼠压疮深部组织损伤模型的构建  目的:建立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大鼠模型,为压疮发生机制的探讨构建模型基础。  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