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城市化、工业化在我国得到高速发展。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快速更新换代,农业现代化得到迅速提升,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这就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增加了人的成功机遇,许多农村居民为了生存,减少生活的压力,或者谋求更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走向城市。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经过自己的努力,辛苦工作,不断创造、积累财富。长期在城市务工农村居民,习惯了现代化都市的生活便利,习惯了繁华都的舒适环境。一部分农村居民为了能享受城市便利条件,开始在城市安家落户,购买住房。有一定经济基础但还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商业住房或者不愿在城市置业的农村居民也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开始在农村新建住宅,因为原来的村庄大都没有经过规划,村内基础设施滞后严重,交通极其不便,这些人开始在村外建造住宅。在城市安家人口的逐渐增多,造成了农村人口不断外流,这些外流人口基本上都弃置了农村的住宅,不再对其进行管理;而另外一部分在为了更好居住条件,渴望更好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居民在村外不断建造住宅,由于土地管理、制度宣传等方面的缺失,这些在村外建造房屋的居民,不断影响着村内的居民,形成了一个不良示范,村内居民建房的时候,也根据自身条件,尽量选环境稍好的村外建房;人口的不断外流导致其在村庄内部房屋无人居住,而大量新的房屋建在村庄外围,并且呈加速扩展趋势,加上新建房屋的大部分居民并没有对旧房屋进行拆除,使村庄内部出现了大量的无人居住或管理的房屋,使村庄出现了“空心”。然而,农村地理空间的“空心”现象又导致村庄内部环境恶化,居住条件更加恶劣,进而使更多的村内居民搬离原来的村庄内部延公路或交通方便的地方新建住宅,或直接寻找基础设施更好城市的落户,造成更多的人口外流,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农村“空心村”不断发展和蔓延。从国家总的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是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现象,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速度远远快于农村的城市化,以及由于这两种速度的不匹配所引发的“空心村”问题是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空心村”问题不仅使土地资源得不到将有效利用,还对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破坏的村庄布局,恶化的村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提升及规划设计的难度,“空心村”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要破解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解决当前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就必须从“空心村”入手,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将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基于河南省平原地区“空心村”现状,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为典型案例,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阐述“空心村”治理的迫切性、必要性,为淮阳县“空心村”治理提供自己的建议。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空心村”的概念、特点及其表现形式,详细阐述了“空心村”相关理论依据。然后以淮阳县为具体案例,讲述了淮阳县“空心村”现状,分析了由“空心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淮阳县“空心村”形成原因,最后针对淮阳县农村“空心村”现状,提出了解决“空心村”问题思路,为淮阳县解决“空心村”问题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