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彰显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5000年文明,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随之消失。 本文以“达瓦孜”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文化变迁等理论,在梳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侧重就“达瓦孜”保护与传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目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实施措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与积极的作用,成为各行业制定具体保护措施的政策依据,同时也存在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相适应的问题。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其保护既要遵循一般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易推广类和不易推广类。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分情况制定适应该项目特点的保护方法与传承途径。 论文着重研究“达瓦孜”传统与现代发展方式,比较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各自的特点与问题,讨论影响“达瓦孜”传承的主要因素。认为,影响“达瓦孜”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基础缺失、仪式简化、意义匮乏和传承途径单一。在此基础上,总结“达瓦孜”传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在对不易于推广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时应该注意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维护项目的独特性和独立性。通过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策略来营造民族文化生态,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集群式策略来强化资源整合,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定场域策略来对项目进行传播和推广,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策略来普及和传承。在广大群体认知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传承模式;在保持项目基本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大众的需求,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保存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具有一定时代气息,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体育多样化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