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ayu0bell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修改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规定,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罪合并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罪,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等具体规定做了改进和完善,扩大了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有利于逐步形成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体系。但是随着信息社会发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加之相关的司法解释至今尚未出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司法适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和困惑。笔者依据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结合域外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规定的考察,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分析,以期为本罪在司法适用中能够全面、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供参考。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法概况,主要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回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纳入刑法规制的发展进程;并对德国、美国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规定进行考察,为完善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参考。第二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体,本文观点认为个人信息的财产属性是人格属性在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从属性,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客体,而将个人信息权确定为本罪的客体;并且对犯罪对象中的公民的定义和范围,个人信息的定义和法律属性,以及学界存在争议的犯罪对象范围进行探讨。第三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方面,本章着重探讨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如何理解,以明晰本罪前置法律的范围;进而对本罪的行为方式进行考察,并对存在争议的行为方式例如非法使用、非法披露等进行辨析;以及对“情节严重”的标准进行论证,认为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应当将单一标准和整体考虑有机结合,力求在保证本罪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在司法适用中的灵活性。第四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本章通过对犯罪主体中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以明晰本罪中“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的自然人主体范围和单位主体的范围。第五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本章主要对主观方面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对本罪的主观方面是否可以包括间接故意和过失进行研究,并认为主观方面应当作为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
其他文献
靖宇县是中国的西洋参之乡,又是吉林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近几年,全县人参和西洋参的留存面积每年都分别稳定在150万平方米左右,成为特产业的支柱产业.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基于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也有着很好的就业发展前景。但是现在的教学现状还不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中国在校大学生对国土空间认知的基本数据。研究的地域是中国国土的全部范围,内容包括地名认知、方向认知、距离认知和手绘意向图四个方面。由于作为
自20世纪60年代公共选择学派提出政治行为人的“经济人”假定以来,经济学家们对于传统规制理论的市场纠正说不断提出质疑。一个新的规制理论,即利益集团理论逐渐兴起。该理论把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Notch1表达的变化。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
中型当代芭蕾舞剧《烟》对家庭关系中的夫妻矛盾及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彻的剖析。
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随着历史的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要求而出现。目前,我国对临终关怀事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医疗卫生事业角度来进行。如何让临终者能更加容易接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治理车辆超载工作中经常导致出入口交通拥堵、检测称重系统受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容易诱发公路“三乱”行为以及设备维修保养时常导致治超检测中断
目的(1)观察大鼠乳腺癌生长分化病理特点及淋巴管生成;(2)合成靶向podoplanin的MRI金磁微粒对比剂,体外观察该纳米粒对比剂理化特性;(3)Podoplanin分子靶向MRI活体显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