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故称姜尚、吕尚、姜子牙等,习称姜太公,商末周初人。历史记载中的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更是齐国的建立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作为人臣,他集智慧、勇气、大志、正直、忠心于一身,曾被两代帝王奉为帝师,倾心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出谋划策,建立周室,君臣相得如鱼水,是后世文人士子们争相吟咏、效仿的对象,更是后世人臣所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出仕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作为齐国的创始者,姜太公治国有道、仁政爱民、因俗修政、重贤爱才、吏政廉明、礼法并重,使得齐国民富国强,名噪诸侯,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强国,对齐文化也产生了影响深远。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齐”冠于“鲁”之前,足可见一斑。作为军师,姜太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定国安邦,征夷平叛,并撰军事理论专著《六韬》流传后世。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正因如此,姜太公才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被封为“武圣”,称得上兵家权谋之鼻祖。民间传说中更是把姜太公进一步神化,尊奉其为“武神”、“战神”、“智神”、“保护神”,是一位手执打神鞭登坛封神、监管神仙的“众神之神”。民间不仅有诸多有关姜太公的传说故事,还有贴挂“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风俗,可见在民众心里,姜太公在神界的地位非同一般。历代的统治者也因为政治上的需要而推崇姜太公,甚至设立太公庙进行供奉祭祀。而小说中的姜太公更是神通广大,不仅智慧过人,而且会使用法术。他原本拜在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修仙学道,后奉师命下山扶周灭商,经历了种种磨难与各种曲折,联合了各种力量,最终消灭了商朝,并登坛封神。从古到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谋臣策士、将士英才在他们的诗词文论或者兵书战策中,表达了对姜太公的颂扬与倾慕之情;历代众多典籍都对他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姜太公因此也有了“百家宗师”的称号。经过文人再创作的姜太公形象带有了世俗化、人性化、道士化、儒生化的特点,但由于政治、文化的原因,姜太公的武神地位逐渐被取代。从古籍资料中只言片语记载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到民间传说、宋元话本、元明杂剧、明清小说等不同形式作品的传颂,姜子牙的形象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并被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所推崇传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姜太公文化。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说的是“人物原型”,即历史人物姜太公;第二章说的是“人物形象”,即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姜太公;第三章说的是“符号人物”,即经过文人改造、民间流传以后,最终形成的混合人物形象。第一章考论了历史记载中姜太公的人物原型。从姜太公的姓、氏、名、字、号等方面探究他众多不同称谓的来源;梳理史料,考究姜太公的籍贯;考论正史记载中不同史家对姜太公形象的改造。第二章分析了姜太公形象的流变。探讨了姜太公从历史人物逐步传奇化神话化到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接着又由传说回到文人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宋元平话《武王伐纣平话》、历史演义小说《列国志传》及《夏商合传》和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艺术形象,姜太公这个形象完成了从历史到艺术的生成。第三章探讨了姜太公的文化价值。作为齐国的创始者,姜太公对齐文化影响深远。姜太公的艺术形象经过小说的流传又回归民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寄托民众情感和愿望的形象符号,形成独特的姜太公文化,并积淀成民俗。最后的结语,重新强调了论文的研究结论及及本选题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