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立宪中官制改革的两种主张——以端方、张之洞为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西方侵略者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鞣躝,加剧了国内矛盾,清廷自身为了维护其统治,迫于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得不打着改革图强的口号进行新政,而清末新政以官制改革为开端。于是从官制改革入手,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机构设置及官员任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是中央与地方的一次权利争夺的斗争。   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地方督抚大臣,他在清廷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决定了自身自然充当宪政改革的主角之一,他的主张建议无疑对清廷有重大影响。清末立宪时张之洞是集封建官僚、近代企业巨头、军事家、教育家与学者于一身,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兴革,都留下了张之洞的足迹和身影”时人评论,清廷辛丑回銮以后,“知非变法维新不足自强也,环顾疆吏之行新政最力者,莫若文襄”,但是张之洞是当时中国的守旧派,“中体”体现的更为明显,固守清廷旧制,反对改革。而端方作为当时改革趋新派的代表,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通过在国外的学习考察,加上从政的经验,以自己开阔的眼界,独特的视角,看到清廷经济积贫,军事积弱,以及政治制度的落后,吸取他国的政治制度方面的统治经验,回国后四处筹集资金,组织人力编纂《列国政要》、《欧美政治要义》,呈给当朝统治者,端方作为出洋宪政考察的代表之一,“西用”在其思想中更加显著。中西思想的冲撞,到底当时的中国该怎样做?本文通过探讨二人主张的分歧与冲撞,是研究中体西用思想的一个方面,也是先进的中国人面对着国家的衰败奋起的一个体现。   文章主题部分对于张之洞和端方的主张作对比,中央官制方面,端方在《请改全国官制立宪预备折》中,就责任内阁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原则是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端方等人提出的官制改革方案对清廷的影响是很大的。张之洞反面说京朝官制改革一旦改了,就会引起社会秩序混乱,大臣不和,权力的纷争等一系列的变故,还给革命党人以可趁之机。张端二人主张的分歧实质是如何纯粹地改革中国,以使中国现状发生变化,更好的尽到做人臣的责任。关于三权分立原则,端方认为,西方的三权,即用西方国家近代行政模式来调整清中央行政部门的权限和责任,可以使全国机构运行更加高效,权责更为明确,为以后的立宪运动的展开也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而且三权分立原则对于国内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封建势力对政治的干扰,避免专权现象和减少腐败,促进地方政权的建设,保证“司法独立”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张之洞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通,爱国者故多,而持破坏主义,志在乱国者,亦复不少。加上革命党人的蠢蠢欲动,假如裁判官有独立职权,裁判员中如有学术不纯,心思不端的,就端方的议案,张之洞则是劝清廷要思量之再思量,否则加速清的灭亡将是不可避免。地方官制改革方面,清廷在当时为此提出了两层办法供朝臣讨论。端方的官制改革方案最接近第一层办法,张之洞却对此端方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驳:关于是否裁撤知府、直隶州、守道的争论;关于是否增设佐治之官一议关于地方自治一议。端方给张之洞写了一封电函,张之洞回应了端方,结果出乎端方的意料,批评了端方的改革方案。   文章最后一章既是全文的灵魂,对于清廷对二人主张的采纳情况是怎样的?叙述了清廷在当时颁布的改革方案,要旨“惟在专责成,清积弊,求实事,去浮文。期于厘百工而熙庶绩。”在实际采纳情况上分析:关于责任内阁,清廷颁布的上谕规定,仍然保留军机处为行政总汇,未设责任内阁。端方建议的内阁代君主负责任,为一国行政之总汇,可以置总理大臣。其下设阁臣,使其职权既专而无所掣肘,责任重复而无所诿卸,这种既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权责专一,又不损害君主权威的做法,仍然未能打动清朝统治者的“芳心”。张之洞在官制改革中表现谨慎,但仍被清廷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解除湖广总督的职务,调入军机,剥夺了其实权。在这场斗争中,就端方与张之洞而言都是失败者。关于三权分立,清廷的改革态度,“三权分立”形式上是做给人民看,吸收并改进了国家机构是趋新的,这方面看端方的建议起了很大作用。张之洞在这一问题上固守着传统与保守,死死抱着教条不肯松开手中的权力,他不希望清王朝的灭亡,进而是自己的灭亡的到来,所以不能接受西方的三权分立。他始终不能相信人民的智识,认为人民大多愚昧,是不能分权太多而让中国在前进途中迷失方向。关于地方官制的改革:清末的地方官制,惟增设提学、提法、交涉、三司及巡警、劝业二道,东三省改为行省,其余无大变动。由于地方督抚的抵制,清政府的地方官制改革基本上是失败了,这方面的改革,清廷是有心去努力实行的。在这一问题上,端方与掌权的统治者站到了一边,积极的支持第一种改革方案,并提出了许多美好的设想,但仍旧化为了泡影。这一点上张之洞是对的,中国的改革在当时还不具备良好的时机,国情也不同于海外诸国,中国国情很复杂。晚清末官制改革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较大,影响亦深远的一场政治体制改革,是继经济近代化的洋务运动之后,中国迈向近代化社会的又一重要步骤.此次改革的变动与革新成为中国从传统政体走向现代政体的重要转折点,站在现代立场上去看,这场官制改革对制度创新意义重大,是中国早期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清末立宪官制改革是清王朝导演的一场王朝自救政治变革运动,这场政治变革,基本导向了中国政治中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标志着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点。分析其对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比较张之洞、端方二人主张的分歧的同时,总结对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历史启示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其他文献
序言:rn太湖明珠,全称是“中国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现更名为“月亮酒店”,由上海飞洲集团投资修建.这座国内首家水上白金超五星级酒店,位于似海非海的太湖南岸,是中国
杜店遗址是丹江库区一处重要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和晚期遗存的遗址,遗址共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仅见于Ⅰ区,为旧石器晚期,下文化层仅见于Ⅱ区,为旧石器早期,地层简
抗战爆发后,安徽省很快沦为战区。战争初期,日军迅速占领了皖省大部分地区,国统区范围只限于皖西和皖南地区。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安徽国统区政局相对稳定,省府遂着手建立战时经
本文从史学、新闻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日本大众传媒的形成、发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与同时期的中日关系相结合,来探讨其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力图在认识日本大众传媒的形成和发展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二十世纪之前,志愿组织在英国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救助贫困、缓解社会矛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对社会事务干预程度的增强以及福利国家的建立,志愿组织的影
本文研究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及其建立的四个政权,主要从鲜卑慕容氏本身的民族特点、与周边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不仅看重历史长河中的政治变迁,更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一把好的紫砂壶,就像一代君王,需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潘亚云、王琴芳夫妇正在紫砂艺术上不断完善自己,积蓄力量,当时机来临时,定将翱翔艺海,比翼双飞。他们是夫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