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系统地应用狗肾细胞(MDCK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对中药复方银芩胶囊和芩连胶囊及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M-CSF)进行了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体外实验以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即药物毒性浓度测定;以药物对流感病毒导致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CPE)的抑制率为指标,确定药物体外抗流感病毒有效浓度。结果显示,银芩胶囊和芩连胶囊在体外均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相关CPE的形成。银芩胶囊的最大无毒浓度(TCo)为1.25mg/mL,50﹪毒性浓度(TCso)为89mg/mL,对流感病毒50﹪有效抑制浓度(ICso)为0.4mg/mL,治疗指数(TI)达2.25。芩连胶囊的TCo为125μg/mL,TCso为281.8μmg/mL,ICso为67.0μmg/mL,Tl值为4.2。考虑到rHuGM-CSF是通过受体细胞发挥牛物学活性,因此采用从人抗凝静脉血中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受体细胞,将PBMC在体外与rHuGM-CSF共培养3天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抗流感病毒体外实验.结果显示,PBMC与80μmg/mL及以上浓度的rHuGM-CSF共培养后,其细胞上清对CPE的抑制率可超过50﹪。rHuGM-CSF的TCo为200μmg/mL,TCso为309.0μg/mL,Icso为64.4μg/mL,Tl值为4.8。
体内实验以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小鼠感染病毒后2小时开始给药,银芩胶囊和芩连胶囊都采用口服给药(银芩胶囊每日2次,芩连胶囊每日1次),共连续给药六天,从感染之日起连续观察14天。rHuGM-CSF采用预防性治疗给药的方式,在小鼠感染病毒前先滴鼻给药7天,每日1次,接种病毒后再滴鼻给药3天,从感染之日起连续观察14天。通过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牛命延长情况及肺病变程度指标判定其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试验药物均能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口服1.0、0.3和0.1g/kg/d银芩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40﹪、20﹪和5﹪,牛命延长率分别为66.1﹪、32.7﹪和24.8﹪,减轻小鼠肺病变分别为76.9﹪、53.9﹪和38.5﹪。口服4、2、l、0.5和O.25g/kg/d芩连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40﹪、30﹪、30﹪、20﹪和O﹪,牛命延长率分别为83.2﹪、70.1﹪、64.5﹪、40.2﹪和7.5﹪,口服芩连胶囊4、1和0.5g/kg/d,减轻小鼠肺病变分别为51.4﹪、25.8﹪和8.2﹪。鼻腔途径给予1.34、0.67和0.34mg/kg/d的rHuGM-CSF,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80﹪、55﹪和50﹪,牛命延长率分别为115.8﹪、74.6﹪和65.8﹪,减轻小鼠肺病变分别为40.0﹪、34.8﹪和4.8﹪。
以上实验数据表明,银芩胶囊和芩连胶囊具有直接抑制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作用,并且对模型小鼠的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问和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rHuGM-CSF经受体细胞介导后可产牛抗流感病毒活性,采用经鼻途径预防性给药治疗方式亦可对模型小鼠产牛显著的保护作用。
这些实验结果为银芩胶囊和芩连胶囊的治疗功效提供了抗流感病毒的实验依据,为其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且首次表明了免疫调节剂rHuGM-CSF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本研究取得的结果也为建立抗流感病毒药物疗效和机制研究的平台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