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榄叶酚类成分的提取及血管舒张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dy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榄叶为常绿乔木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叶片。据古书记载,其外用可洗癍毒,治疗荨麻疹、湿疹和脚癣,内服具有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榄叶提取液具有降血压等心血管保护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目前国内外针对乌榄叶成分的研究报道仅停留在其挥发性成分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药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据。为了对乌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本课题对乌榄叶中酚类成分开展了相关研究。第一部分,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乌榄叶中酚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与分析,
其他文献
老鸦瓣Tulipa edulis (Miq.) Baker为百合科郁金香属植物,中药材光慈姑为其去除绒毛后的干燥鳞茎。光慈姑用药历史已久,中医上具有消肿、散结、化痰之功效。目前老鸦瓣主要处于野生状态,且生长缓慢,繁殖系数低。近年来随着药用价值的开发,对光慈姑药材需求量剧增,但老鸦瓣的资源短缺,亟待开展老鸦瓣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目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刚刚起步,老鸦瓣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尚不
摘 要:亲属称谓语泛化现象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主要选取在泛化过程中因其性别属性而独具特色的女性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女性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述,探索其所体现的时代发展特点及传统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特点;语用原则  作者简介:郝静(1992-),女,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四川大学文学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基本工具,它在思想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用语言来劝说、说服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需要做出正确的语言选择和文化筛选。文化决定人们的观点,在语言使用方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反映。他们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因此,一个成功的交际者,既要拥有良好的语言技能,也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然而,一些语言学习者不注重文化背景知识,在一些场合使用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语言文化视角下先例现象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为10205201503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近些年来,在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视线聚焦在“先例现象”上。“先例现象”作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术语,将一个民族的语言和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苦瓜不同溶剂提取部位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有效部位,并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旨在采用体外药理实验联合RT-PCR实验与流式细胞技术对苦瓜抗肿瘤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苦瓜,又可称为凉瓜,为葫芦科植物,是一年生攀缘草本。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生育、抗氧化、抑菌等作用。《本草纲目》就称:苦瓜“苦寒、无毒、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苦瓜具有降血
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攀援灌木,萼片为白色且形状像一片叶子,花冠较小而呈黄色,因此被称为“玉叶金花”。玉叶金花常野生于山野沟谷、林缘灌丛
摘 要:本文运用翻译功能理论,从旅游翻译功能和目的出发,对《张家界探奇》的英译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产生让外国游客喜闻乐见的关于张家界的旅游翻译文本,传播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事业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功能理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引言:  张家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
摘 要:不对称是指语言单位在聚合关系或组合关系的分布上出现并置项缺项而无法形成一一对应的对称分布关系。语言的不对称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对语言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实用上对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都很有价值。本文试图通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词汇不对称产现象为切入点,对现已提出的现象进行分析,探究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以丰富汉语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原因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