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呈现的消费品与自我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媒体是用户生活和思想的记录者,展现出一个个鲜活的自我。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消费品不可避免成为线上自我呈现的一件道具。那么,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消费品与自我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不同的媒介中会有不同吗?本研究立足于消费符号化的视角以及中美文化、中美社交媒体的属性差异,探索和比较中美社交媒体用户如何通过展示消费品进行自我呈现。本研究从50名新浪微博用户、50名Twitter用户中分别搜集391条、339条涉及消费品的图文信息,借鉴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与社会学家George Herbert Mead的“自我”概念以及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通过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中美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如何借助呈现消费品表达不同层次的自我,即主我(观者主我、境中主我)和宾我(占有性自我、社会性自我、自省性自我)。从消费品与主我的关系来看,与美国样本相比,中国样本中所呈现的“观者主我”主要借消费品抒发感想、引发讨论,而美国样本中的“观者主我”则与消费品关系更为亲密,体现了“恋物自我表达”的特点。此外,中国用户倾向于借生活情境呈现消费品,却在情境中弱化“主我”,而美国在情境呈现中则更强调“主我”的地位。从消费品与宾我的关系来看,两国样本相较之下,美国用户更强调“占有性自我”,而中国用户则更乐于借物维系关系、获得社会身份认同或借物进行自省。对此,本文从文化与社交媒体互动特点的差异作出可能的解释。
其他文献
在电子自旋共振仪中,由于所采集的信号受脉冲和连续变化的扫场电流的干扰,造成测量数据失真,从而导致显示不稳定。通过硬件和软件滤波的方法可以消除干扰。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软
基于用户需求分析,运用软件工程、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模拟领域专家推理机制,综合集成了35个蔬菜种类的100多种病害、50多种害虫的相关资料,构建了浙江省蔬菜重大病虫诊治咨
以核桃、枣、枸杞、沙棘和花椒5个树种的2年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干旱胁迫处理下5个树种叶片的质膜透性、根系活力、丙二醛、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
根据瞬态分析计算了不同时刻边坡的应力值,利用局部破坏判别法,确定了对应初始点的滑动路径,取瑞典条分法计算公式作为目标函数,运用鱼群算法得到了初始点,进而确定了滑动路径,最后
局部根区水分胁迫可调节作物产量及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节水效应的实现需要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在水平或垂向上形成空间分布差异。土壤水分作为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的重要
企业管理系统中录入表单的重复设计和开发是制约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将录入表单划分为模板、页、网格和列四种对象建立对表单的完备表达。页是模板的实例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2017年5月16日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发生了一次由沙尘引起的重污染天气.通过对此次沙尘天气进行空气污染整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在昆虫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就其在昆虫学研究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作了综述。最后,提出昆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