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2月9日,我国金融市场首支正式公布的期权产品——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50ETF期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股指期权市场正式拉开帷幕。2015年6月26日,上交所在上证50ETF期权真实交易数据的基础上,公布了中国的波动率指数iVX,从此我国波动率指数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从2018年2月22日开始,上交所暂停发布中国波指的数据。上交所停止发布中国波指,是因为中国波指并不如当初设想的有效,还是为了降低投资者对于市场的恐慌情绪,起到呵护市场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波指进行研究,判断其有效性,以验证其是否有继续公布下去的意义,并研究市场上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我国期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等基础部分进行介绍,对波动率指数的期限结构、波动率风险溢价以及波动率指数与股票市场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梳理。然后介绍了波动率指数的概念,着重说明了波动率指数的编制方法;同时介绍了波动率风险溢价的概念,以及如何从波动率指数中推倒出波动率风险溢价。接下来本文利用CBOE公布的编制VIX指数的方法计算了2015年6月26日至2019年1月25日的中国波动率指数,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利用波动率指数的编制原理得到中国波指的期限结构;之后本文利用上证50ETF的高频交易数据,计算时间跨度为2016年8月24日至2019年1月25日股票市场的已实现波动率,结合波动率指数的数据得到这段时间的波动率风险溢价。最后本文对波动率指数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本文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中国波指与上证50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即当股市陷入困境时中国波指趋于上涨;而当股市走强时,中国波指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波动率指数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恐慌心理,从波动率指数的期限结构来看,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够理性,未形成长期价值投资观念。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波动率风险溢价显著为负值,表示中国投资者对市场一直是厌恶的。此外,波动率指数的变动与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显著负相关,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越低,波动率指数的变化程度越大;而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越高,波动率指数的变化程度越小,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呈现非对称性。也就是说,当股票市场收益率下降时,波动率指数的值增长的更快,人们对于未来市场恐慌性更高,是典型的“慢牛快熊”现象。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继续公布中国波指的数据,加强投资者教育,并适时加快期权市场相关金融产品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