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叶轮自动平衡离心泵轴向力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yanyi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泵类机械中,轴向力是泵设计、运行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分段式多级泵和高扬程潜水(油)泵,因叶轮同向排列,水泵在运行中会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在泵的运行中如果存在过大的轴向力,将会使得泵在工作时存在事故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影响生产,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众所周知,水泵扬程愈高,轴向力愈大,过大的轴向力容易导致泵的事故停车。所以,开展对的平衡轴向力方法以及轴向力精确计算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首先,从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平衡轴向力常用方法、轴向力的计算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轴向力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对泵腔内液体压力分布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轴向力计算公式较多,按照不同的计算公式算出的轴向力的值有时相差很大,这给设计者造成了困惑。另一方面,有关平衡轴向力的理论研究报道甚少,大量文献介绍的是平衡轴向力的传统方法,如在叶轮后盖板上设有平衡孔、多级泵中采用叶轮对称布置、平衡盘、平衡鼓、平衡盘和平衡鼓联合作用等方法。近年来也提出了的一些新的平衡轴向力方法,这些方法是基于对背叶片、平衡盘、平衡鼓的改进,针对某种类型的泵,这些装置确实起到了良好的平衡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其次,介绍了课题组近几年对轴向力的研究。针对平衡装置间隙窄小、雷诺数较大、流动很复杂的特点,通过简化的Navier-Stokes方程,尝试求解出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这对今后轴向力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轴向力的研究,可以归纳到泵腔内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研究,而速度和压力与泵腔的几何尺寸、表面的粗糙度、密封环间隙和平衡结构的几何尺寸等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以重视。 再其次,开展了浮动叶轮自动平衡离心泵轴向力的理论分析。针对平衡腔体直径方向长轴向方向短的特点,建立了平衡腔内液体流动模型,利用量次对比法得出简化的Navier-Stokes方程,求解出了平衡腔内压力沿半径的关系式,其压力分布为一条指数函数。以3BA-6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衡腔内压力的定量分析得出:平衡腔内压力p的变化是实现浮动叶轮自动调节的关键技术之一,影响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叶轮平衡孔总面积与后密封环间隙δ1的面积的比值k2;当k2≥1.5时,平衡腔内压力p变化平坦。因此在轴向力计算时,可认为平衡腔内压力p不变,且平衡腔内压力p为水泵相应工况下的扬程的5~10%。该结论对浮动叶轮自动平衡离心泵轴向力结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指出离心泵轴向力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期待着科技工作者在理论上有新
其他文献
<正>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基本手段;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及局限性;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 (1)全面认识市场配
话剧舞台语言用声训练的基本方法浅析———对几种现行用声训练方法的分析与比较徐平在舞台语言基本功训练中,嗓声训练是整个训练的基础。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嗓声的训练,不论是艺
心电图数据是分析人体心脏病理的基础,针对心电数据的QRS波形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选用小波函数Coiflet对采集信号2层分解,然后进行
对艾丽斯·沃克的传统研究,居多集中在她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及其遭受的双重压迫上,评论界的反应几乎是清一色的褒扬;而对其男性人物的评论却褒贬不一,或更准确地说,肯定赞同者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它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车辆的必备装置。近年来我
通过对立轴式钻机和全液压动力头钻机的构造、使用和技术经济情况及维修性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动力头钻机不仅在搬迁和使用方面要优于立轴式钻机,而且在钻进施工的效率和经济
新形势下,应该在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的前提下,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支撑,以团队建设和内容创新为主体,以形式创新为辅助,来不断完善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用社会
本文将CBR(Case-based Reasoning,基于事例的推理)技术作为智能化手段,运用到注塑模具设计领域,以期克服知识获取困难之目的。将以往成功的注塑模设计实例,汇集在一起,组成事例库
北部湾发育一系列上新世玄武岩 ,其全岩K Ar年龄为 5 .9— 2 .4Ma ,是伴随北部湾盆地拉张而形成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玄武岩属
STE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后,STEM教育的影响已遍布全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STEM教育是基于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实验设计、项目研究等方式将科学、技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