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在一片喧嚣与狂欢中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其中既有恪守诗歌理想的诗人的坚持,又有被大众消费文化所左右的沉溺于狂欢的“诗歌事件”。众多诗人的坚持和参与使得诗歌具有了发展的无数可能,而另一方面摒弃诗歌写作操守的运动又使得诗歌陷入了无尽的泥潭。诗歌,这个曾经的“贵族”,在今天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已经成为了文学的边缘,而诗人们的创作缺陷又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诗歌的这种危机。虽然如此,70后诗人的诗歌在这种情形下,凭借着对诗歌的忠诚和诗人的承担,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来延续着诗歌史并积极地寻求突破。而对这一群体创作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在一种喧嚣的语境中被诗歌的平庸所掩盖。本文正是以此为突破点,对此诗歌群体的创作进行了详细的阅读和研究,梳理出其诗歌的特征,从而为认识此时期的诗歌创作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在复杂的诗歌环境中,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借助相关批评理论,选取日常生活作为研究的主线,并以此分流而出的身体和城乡为基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70后诗歌的创作特质。第一章,首先对日常生活化的中西方理论进行了总结,然后对新时期以来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化倾向进行梳理,最后就70后诗歌的日常生活化诗学表现进行分析,进而确认其诗学的独特特征。第二章,延续日常生活的主线,从“身体美学”角度来进一步深入认识。选取了世纪初的“下半身”诗歌写作和新世纪女性诗歌写作两个个案进行研究,阐明了“身体”在“70后诗歌”创作中的影响,并针对其创作中的缺陷提出了身体与思想相结合的建议。第三章,在“现代性”视角下从城市与乡村出发来审视。对70后诗歌中表现出的对城市的赞美和审判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引起诗人广泛关注的打工者形象进行了个案的研究,指出了城乡书写中的诗人的精神漂泊困境。最后,在结语部分对70后诗歌中的这种日常生活化书写的优缺点进行了简略的叙述,指出其诗歌创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