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绝对数变化与临床病理分期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及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8月-2017年8月557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癌患者病例,记录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术前淋巴细胞绝对数值、术前白细胞数值、术前白蛋白数值、术前CEA,术后淋巴细胞绝对数值、患者接受化疗距手术的时间、化疗方案以及患者胃癌的分期。提取107例接受手术治疗,且于我院完成术后三次化疗患者数据。并按临床病理分期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计量资料根据是否呈现正态分布,分别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根据理论值的情况,分别采用校正、Fisher精确检验等处理,影响因素的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术后化疗的相关性。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胃癌患者淋巴细胞绝对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术前白细胞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一次化疗前淋巴细胞绝对数与临床病理等因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次化疗前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淋巴结分期、转移淋巴结数、术前白细胞数有关、第三次化疗前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术前白细胞数有关。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术后化疗无相关性。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Ⅰ期和(Ⅱ、Ⅲ、Ⅳ期)组内因素(时间)对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组间因素(病理分期)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29)。(Ⅰ、Ⅱ期)和(Ⅲ、Ⅳ期)组内因素(时间)对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组间因素(病理分期)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61)。(Ⅰ、Ⅱ、Ⅲ期)与IV期的组内因素(时间,P=0.597)与组间因素(病理分期,P=0.537)均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期间时间因素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77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分期Ⅲ期、术前白细胞、术前白蛋白均是影响PALC的有意义的变量。Logistic自然样条回归分析用连续变量年龄、BMI、淋巴结数、术前白细胞、术前白蛋白、术前CEA进行3次自然样条分析,结果发现BMI对PALC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年龄、BMI、淋巴结数、术前白细胞、术前白蛋白、术前CEA、肿瘤分期变量,再次进行3次自然样条分析,发现stagenew对PALC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阶段淋巴细胞绝对数与临床病理分期等因素的相关性有差异,但四个阶段中有三个阶段与术前白细胞数有关,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术后化疗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淋巴细胞绝对数与临床病理分期相关性不大,而与时间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