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于运动事件的研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其中研究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作为运动事件中核心图示的“路径”是通过何种表层元素表达的,Talmy将这类研究称为“词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s,也译作‘词化类型’)”研究。Talmy在词化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将世界语言划分为两种类型:“卫星框架语言(S-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V-语言)”,并认为汉语与英语一样,属于卫星框架语言。但是目前对于汉语的类型学归属问题仍存在争论,有不少学者认为汉语更倾向于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类型,认为汉语属于“均等框架语言(E-语言)”。除了类型归属的问题,对于汉语运动事件的研究还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只是针对汉语中的路径动词进行讨论,而对于汉语中其他可能表示路径的成分鲜有论述。所以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更全面地分析汉语“路径”这一语义成分的词化模式,不仅研究路径动词,还把介词、方位词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大量语料,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汉语更倾向于是一种卫星框架语言,而且还发现了汉语与英语在路径表达上存在的不同,从而说明汉语的路径表达是一种“分析式”的表达,而英语的路径表达则是一种“综合式”的表达,这是对运动事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弄清楚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表达方式,不仅对于运动事件理论本身是一大进步,而且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理论与实践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在绪论中介绍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于一些相关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与改进。主要包括对于运动事件的进一步分类,对于“路径”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对“动词卫星语素”的进一步阐释。第三章到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汉语的“路径动词”与运动事件路径表达的关系,包括路径动词作为主要动词词化并入[路径]语义,以及路径动词作为主要动词的卫星语素词化并入[路径]语义的情况。本章还尝试依据[离开]、[到达]、[经越]三种矢量类型为汉语路径动词做了分类。第四章中的“方式动词”与“原因动词”虽然不能词化并入[路径]这一语义成分,但是却是汉语运动事件表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单列一章进行论述。在这章我们主要区别了方式动词和原因动词以及它们如何参与到汉语运动事表达中。从我们做的诱导实验中搜集到的语料分析可以发现,汉语是一种很典型的卫星框架语言,因为在“方式”可及性高的情况下母语者一般会选择使用“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这一结构,只有在“方式”的可及性很低或无需表明时才使用动词框架进行表达,而如果是致使运动事件,则必须使用“原因动词+路径动词”的结构。以上研究成果为Talmy关于汉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汉语中的“路径介词”与运动事件路径表达的关系,并指出可以根据“介引起点”“介引终点”和“介引中程”将路径介词分成三类,并最终得出汉语路径介词的功能是为路径提供“视角”这一构成成分。第六章从“方位词/处所词”角度对汉语的路径表达进行了研究,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汉语的方位词和处所词结构是路径表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为路径提供了“构形”这一因素,这是汉语路径表达与英语路径表达非常明显的区别之一。通过方位词/处所词与路径表达的关系,我们解决了汉语中像“跑屋里”“躺床上”这类表达中路径编码的问题。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通过对汉语路径的词化模式的研究发现,汉语路径表达是一种“分析式”的表达,这不同于英语采用“综合式”的方法表达路径概念。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知识是产品创新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能有效辅助设计者创新。我国高速列车制造商为进入国际市场,急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速列车创新设计是一个需求驱动,技术牵引的过程,有效获取客户需求、行业技术等创新设计所需的知识,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获取方法在获取这部分内容时,存在获取不及时、不准确、费事费力等问题。因此,本
冻土是一种负温条件下岩土颗粒为冰所胶结的土。近些年来,寒区工程建设的延伸和冻结法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需要更加了解和掌握冻土的冲击动态力学性质。目前,冻土在静态及准静态下力学性质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但是冻土冲击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仍然贫乏。因此,对不同冻结温度冻土在一维和三维应力状态下冲击动态力学行为及其本构模型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单轴冲击载荷下不
自20世纪末以来,医疗卫生费用急剧上涨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也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里持续存在。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世界上继阿尔兹海默症之后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进行性变性以及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大量丢失,且迄今为止P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治疗PD的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大多药物都以减缓患者的病变进程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主。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目前治疗PD的
局部二值模式作为一种经典的纹理描述算子,因其计算简单、特征判别性强和对单调光照变化鲁棒的优点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结合特定的应用环境对LBP算子进行改进,相继提出了大量的LBP变体算子,但许多LBP变体算子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本文从增强特征判别性和特征鲁棒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种图像特征描述算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充分获取像素间深层次的相关性信息,增强算子对模糊和旋转变化
园林绘画由山水画而来,发展到明代由于造园活动的兴盛而形成了园林题材绘画的勃兴,尤以吴门画家为胜。吴门画派园林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成就斐然,自成一格,缘此,学术界对其学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来临,通信技术在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使得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系统容量提升,传输速率加快,传输可靠性增强。这项技术与我国高速发展的高速铁路通信产业十分契合,我国高速铁路规模巨大,对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研究大规模MIMO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材料和结构在受载时通常不是简单的一维拉伸或压缩,剪切加载下的破坏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材料在动态剪切加载下的剪切力学性能和结构响应成为是一种现实需求。Hopkinson扭杆采用纯扭转加载,是研究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剪切性能的重要手段。由于Hopkinson扭杆试验技术复杂,目前对扭杆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步进电机设计了一套Hopkinson扭杆,并以扭杆加载装置为原型,研制了
自有品牌(Store Brands)是指由零售商自己创造、控制以及销售的产品品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零售商,如沃尔玛、麦德龙、永辉等,选择引入自有品牌以面对这一挑战。尽管大量学者对自有品牌做了研究,但是均未考虑股权战略联盟这一重要现实背景。因此,本文基于强势零售商背景下,研究了制造商持股零售商、零售商持股制造商以及交叉持股等三种情形对零售商自有品牌策略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制造商持股强势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