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姑娘故事类型的研究是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为数众多的学者对此故事类型进行过研究,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过多的集中在研究灰姑娘故事的起源和流变。本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论证灰姑娘故事的发源地或是企图寻找灰姑娘故事的原型,而在于探寻它在壮泰文化圈内本土主流文化的内涵。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概述前人对此课题研究的成果,阐明本文研究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并解释本文运用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壮泰灰姑娘型故事的基本内容。壮族生活的地区流传着为数不少的灰姑娘故事类型的不同异文,如广西百色的《以佳和以冷》、广西龙州的《达加和达仑》、广西西部的《达架的故事》、广西田阳的《达乍达仑》、广西德保县东陵乡的《渣和吝的故事》。而在泰国广泛流传的灰姑娘故事有泰国中部的《金鲤鱼》,泰国北部的《乌塔拉》或《金甲龟》等,本文选取壮泰共10个较有代表性的异文进行研究。第三章具体比较分析壮泰灰姑娘型故事的结构。研究发现壮泰灰姑娘型故事基本都是复合形态,母题构成也十分相似。比较壮泰灰姑娘型故事的核心母题,可以看出壮泰灰姑娘型故事大体上在情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共有的核心母题为:后母虐待、神奇力量帮助、特殊身份验证、高攀婚姻、谋杀女主角、女主角化身为鸟、恢复原形、夫妻团圆、后母及其女被惩戒。第四章具体分析比较壮泰灰姑娘型故事的相似的母题和相异的母题,深入探讨各个母题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心理意识。第五章从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信仰,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壮泰灰姑娘型故事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第六章是结论。从形态结构上看壮泰灰姑娘型故事基本是复合形态特点,母题构成也十分相似,洞节、歌圩、以鞋验身、菩提验身、花串认妻等母题表现壮泰民族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变形、后母虐待以及后母和继姐妹的下场则反映出壮泰民族对生死轮回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共同信仰和道德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