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着重探讨金圣叹评杜诗的选诗特点。文章认为金评杜诗有以下特点:基本上贯穿了杜诗成名以来的全部阶段,特别是杜甫29岁开始游历岁月以后,几乎是逐年选评;在杜甫“安史之乱”以后和成都生活的作品中,金氏选诗最多,点评也最用力;既有与前人以及当代文学史所共同的一面,也有相出入的一面,这反映了他既重视杜诗普遍为人称道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视点。本文将金选杜诗大体分为交游、述怀、品评三类:在交游类中,登览、赠友和宴集共同反映了金氏对杜甫交游中的亲情、友情理念的诠释;述怀类是金选杜诗中最大的一类,主要选取了杜甫抒发忧伤和记叙时代辛酸的作品;品评类主要选评了杜甫对于自然生物摩画参悟和对绘画艺术的品评作品,金氏在选评中似乎着力于其中的哲理或警世的层面。下编探讨金评杜诗在明代杜诗学中的特色。本文首先对明代杜诗学进行了简单鸟瞰,然后着重解读了金评杜诗在字句解释方面的追溯还原、浅意深说、新睿妙绝等特色;接着解析了金评杜诗对诗旨的高度重视,如注重诗题的解剖,借庄、佛说旨,扩大诗歌理论内涵等。对于艺术品评类特重诗旨,体现他特有的文人气质和艺术品位;最后本文还从结构解析的视角考察金评杜诗的特色,肯定了他起、承、转、合四位一体的整体结构法,也考察了他通过结构的方式去实现对整首诗意境的把握的努力,并发现他通过运用结构的方法或立、或驳、或立驳结合以达到阐述自己诗歌理论的目的。在结语中,首先对上、下编进行了总体归纳,然后考察了杜诗在金氏的人生中烙下的深刻印痕,认为金圣叹的杜诗选评体现了他与杜甫虽隔代却惺惺相惜的知己之叹。之后总结了金评杜诗在明代较盛的杜诗学中所取得的继往开来、特立独行的创新性成就。最后指出,金圣叹对杜诗的点评在清代虽然长期以来影响极其有限,甚至得到诋毁和否定,但也获得了不绝如缕的称赏。当现代的学者们对金评热情关注的同时,我们坚信其评点的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必将会有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