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明初闽籍文人林弼文名大振之后,闽诗开始受到时人的关注。胡应麟《诗薮》曰:“国初吴诗派昉高季迪,越诗派昉刘伯温,闽诗派昉林子羽,岭南诗派昉于孙贲仲衍,江右诗派昉于刘崧子高,五家才力,咸足雄据一方,先驱当代。”即闽诗在当时的成就,已经足以自成一派,与吴、越、岭南、江右分庭抗礼。尔后出现了继承林弼的诗人团体,如“二蓝”、“闽中十子”、“兴公诗派”等以闽中、闽北诗人为主的诗派。关于闽诗的发展,明、清两代诗家都认为林弼一脉的诗派代表了“闽诗”的风貌,是正宗的“闽派”,而将闽南作家蔡复一归入竟陵派,不承认其诗歌创作为“闽诗”。但是通过考察明末闽南作家蔡复一的作品,及其交游的文人来看,这种论断显然是偏颇的。本文通过对蔡复一的生平事迹、诗歌及其交游情况的研究,挖掘蔡复一诗歌的创作成就,并追寻蔡复一诗风接近于竟陵派的深层原因,反驳清人,甚至是近人认为蔡复一为闽地学习竟陵派诗风的率先“倒戈”者的错误观点。本文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来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蔡复一生平。第一节主要是通过对比各家年谱,简要叙述了蔡复一的主要生平事迹。其次,结合家谱考察其家族环境对其品格的影响。最后,通过《遯庵全集》等其他史料文献,考察其三位老师在学术和文学创作上对他的影响。第二章蔡复一的诗歌创作思想及其分期。蔡复一传世的论文作品极少,只有几篇序文和尺牍。第一节即通过这些零散的诗话,归纳出蔡复一的诗歌创作主张。第二节结合蔡复一的年谱及其诗歌作品,将蔡复一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三章蔡复一与万历闽南诗风。蔡复一的交友圈极广,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较为疏散的闽南作家群体。第一节对这些作家做了简要的介绍,并附简短的交游考。第二节将蔡复一的诗歌创作理论与这些作家的主张进行对比,总结出闽南诗群的共同创作风尚。第三节将以蔡复一为代表的“宋调”与“闽派”进行对比,探寻闽诗分派的原因所在。第四章蔡复一在竟陵派中的定位。蔡复一之所以值得研究,就在于其与竟陵二子的关系上。第一节通过考察蔡复一与钟惺、谭元春,及与《诗归》的关系,来体现蔡复一在竟陵派中的地位。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反拨蔡复一“倒戈”竟陵说。第三节结合清人选明诗选本及清诗话等文献,探寻蔡复一诗作流传不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