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喜马拉雅地区大风子科的分类学修订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大约有87属、9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部分可延伸至温带(Xylosma G.Forst.、Idesia Maxim.)。在最新的分子系统(APGⅢ)中大风子科绝大部分属被列入广义杨柳科(Salicaceae sensu lato),少部分属被列入青钟麻科(Achariaceae)。鉴于本研究主要以形态学修订为主,故采用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系统。同时对讨论大风子科和杨柳科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无人对泛喜马拉雅地区大风子科植物开展过全面而系统的分类学修订工作,且该地区大风子科植物包含的属、种数量均不明确;同时该地区大风子科植物在命名、模式、形态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应予以修订。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标本室工作、文献考证、野外考察,结合微形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证据,分析了泛喜马拉雅及邻近地区该科植物的分类特征,对泛喜马拉雅地区该科植物进行了初步修订,从而为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的编研奠定基础。  新归并6个学名(Casearia membranacea£nigrescens S.S.Lai、Idesia fujianensisG.S.Fan、Poliothyrsis sinensis f.subglabra S.S.Lai、Xylosma congesta var.pubescens(Rehder& E.H.Wilson) Rehder、Xylosma controversa var.glabra S.S.Lai、Xylosmafasciculiflora S.S.Lai),排除1个新纪录(Scolopia lucida Wall.ex Kurz)。  在野外考察和标本考证的基础上,对泛喜马拉雅及其邻近地区大风子科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承认泛喜马拉雅地区大风子科植物包含7属、11种、1变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合理的培养基调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建立了我国早实核桃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同时还建立了上胚轴再生途径的方法。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以中国早实栽培核桃优
英语词汇是组成英语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积累,要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几乎是空谈。我国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和扩大词汇量,逐渐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都忽视词汇教学,导致词汇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有些教师和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英语考试重视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占的比例大,没必要在词汇上花费
阿月浑子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均非常高的坚果,阿月浑子具有耐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目前以嫁接繁殖为主,阿月浑子过去在我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市场主要依靠进口。近年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阶段的重要起始和承接部分,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训练。本文以英语书面表达为突破口,具体分析初中英语在书面表达模块教学方面的实践和理论,从中列举若干教学策略,以便为初中英语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书面表达模块的学习难度大于其他模块的学习。这个模块是融合其他基础知识为一体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