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日益重视,海洋船舶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船舶在海洋环境中服役,遭受到各种腐蚀条件的作用与破坏。其中,空泡腐蚀由于是电化学腐蚀与力学冲击的综合作用结果,成为海洋环境中破坏力最强的腐蚀类型。镍铝青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防海生物污损性能,在船舶螺旋桨、海水泵等遭受空泡腐蚀的部位得到应用。但是,随着海洋船舶航行速度、工况环境、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发展新型耐空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日益重视,海洋船舶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船舶在海洋环境中服役,遭受到各种腐蚀条件的作用与破坏。其中,空泡腐蚀由于是电化学腐蚀与力学冲击的综合作用结果,成为海洋环境中破坏力最强的腐蚀类型。镍铝青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防海生物污损性能,在船舶螺旋桨、海水泵等遭受空泡腐蚀的部位得到应用。但是,随着海洋船舶航行速度、工况环境、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发展新型耐空泡腐蚀材料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型镍铝青铜合金,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合金在海水环境中的空泡腐蚀行为尚缺乏较为系统的试验与研究,在批量投入海洋装备与海洋工程应用之前,非常有必要针对镍铝青铜合金在海水环境中的空泡腐蚀行为规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材料的应用和腐蚀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选取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QAl10-4-4(合金中各元素占比Cu79.84%,Al10.51%,Fe3.5%,Ni6.14%)和QAl9-4-4-2(Cu79.94%,Al8.76%,Fe3.40%,Ni5.53%,Mn2.38%)两种典型镍铝青铜合金材料,综合运用电化学测试与微观表征技术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两种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静态腐蚀和空泡腐蚀行为,并基于两种合金空泡腐蚀行为与耐蚀性能的对比分析,探究了镍铝合金材料耐空泡腐蚀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在实验室开展镍铝青铜合金模拟空泡腐蚀试验的需要,参照ASTM G32-10标准定制了专用的超声波空泡发生装置,并集成循环水冷却装置实现了温度控制,建立了空泡腐蚀在线测试平台,解决了模拟空泡腐蚀环境和在线测试的技术难题。2.利用EIS、极化曲线、电化学噪声等研究了QAl10-4-4镍铝青铜在静态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Al10-4-4镍铝青铜在静态海水中会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形成一层具有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从而使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合金在海水中浸泡240 h后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大值38930Ω·cm~2,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小值9.3246×10-7 A·cm-2。在此基础上,利用EIS、极化曲线、SEM、超景深显微镜、XRD等研究了QAl10-4-4镍铝青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空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静态海水腐蚀,空泡腐蚀对合金表面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空蚀最严重时其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小值95.21Ω·cm~2,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1.8912×10-4A·cm-2,腐蚀最大深度为75μm。3.利用EIS、极化曲线、电化学噪声等研究了QAl9-4-4-2镍铝青铜在静态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Al9-4-4-2镍铝青铜在静态海水中会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形成一层具有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从而使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合金在海水中浸泡240 h后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大值91710Ω·cm~2,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小值4.3107×10-7A·cm-2。在此基础上,利用EIS、极化曲线、SEM、超景深显微镜、XRD等研究了QAl9-4-4-2镍铝青铜在模拟海水中的空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静态海水腐蚀,空泡腐蚀对合金表面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空蚀最严重时其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小值119.7Ω·cm~2,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1.3199×10-4A·cm-2,腐蚀最大深度为50μm。4.基于以上试验与研究结果,对两种镍铝青铜材料耐空泡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究了合金耐空泡腐蚀的机理。腐蚀失重、极化曲线、EIS和腐蚀形貌测试的结果表明,QAl9-4-4-2的耐空泡腐蚀性能好于QAl10-4-4。EDS的测试结果表明,QAl9-4-4-2特有的Mn元素,对合金的耐空泡腐蚀性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另外,XRD的测试结果表明,QAl10-4-4中的α相、β’相和κ相受空泡腐蚀破坏更严重。综合以上测试与分析结果,QAl9-4-4-2合金耐空泡腐蚀的机理如下:QAl9-4-4-2镍铝青铜中的κ相尺寸更细化,硬度更高的κ相不仅能够在空泡腐蚀环境条件下更稳定的存在,而且还能有效减缓空泡腐蚀过程中其它相的腐蚀损坏,相较于QAl10-4-4镍铝青铜而言,Mn元素的存在使得QAl9-4-4-2镍铝青铜的κ相细化,所以QAl9-4-4-2镍铝青铜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其他文献
石油溢出和工业油污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因此,油/水混合物,特别是稳定油水乳液的有效分离,引起了广泛关注。三维多孔材料,尤其是商用海绵,因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在工业含油废水处理方面具有优势,已被大量用于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但商用海绵既吸油又吸水,无法直接用于油水分离,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点击反应快速、条件温和、效率高,近年来也被用于海绵的疏水改性,主要是在海绵表面进行巯基
聚合物微球具有比表面积高、粒径可控、功能化容易等优势,广泛用于荧光检测、吸附分离、生物医药、催化、光电等领域。将点击聚合与分散体系相结合可在温和、不受环境氧影响的条件下制备微米级单分散微球。点击分散聚合制备单分散微球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所得微球大多是较光滑粒子,通过简单的合成策略制备尺寸均一、表面形貌可调控的粗糙粒子,如树莓状粒子,仍面临一定挑战。点击聚合中,巯基-异氰酸酯和巯基-烯的聚合反应速率不
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具有质轻、柔性、低成本、溶液加工等特点,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领域。其中以超薄透明聚合物(厚度<10μm)为基底的超柔OSCs使轻和柔的特点更加突出,适用于刚性器件难以胜任的应用场景,尤其是作为柔性电子系统的供能设备,在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柔性机器人及便携电源方面具有重大应用潜能。然而,迄今为止,超柔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依然落后于刚性
柔性传感器在个体化健康监测中极具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所报道的传感器难以兼顾宽检测范围及快速响应/恢复,也无法高灵敏监测人体的心电、肌电信号。并且,目前的传感器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致动功能集成。在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仿珍珠母层状高分子复合材料,该材料能同时实现传感与致动功能,并且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受自然界中珍珠母的启发,通过将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
骨肉瘤是骨骼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致残致死率高,目前治疗模式下的肿瘤远处转移、肿瘤耐药等问题仍亟待解决。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miRNA的功能水平会失调,其中miR-22和miR-30d的表达水平被显著下调,因此这两种miRNA有希望成为骨肉瘤的治疗靶标。在基因治疗的流程中,递送载体是一个关键环节,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由于具备免疫原性低、分子结构设计灵活等优点,受到了
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而易于加工和改性,以GO为基体构建的独立式薄膜在保持GO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独特的性能与结构,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GO薄膜改性来调控其微观结构与性能,从而拓展GO薄膜在压阻传感和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模板法制备了尺寸可控的高导电(1600 S·m-1)聚吡咯纳米管(ppy NT),并基于ppy NT与GO之间
随着工业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日益增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文献曾报道以聚丙烯纤维膜为基材进行乙烯基甲酰胺(NVF)表面接枝改性,制得高通量、高污染物吸附量、再生性能优异的吸附分离膜,显示出在水处理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但是,通过NVF的共聚物对基膜进行物理改性制备吸附功能膜尚未见报道,以PNVF分子链为两亲性活性吸附位点的吸附膜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滥用和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以含油废水为代表的低表面能、高粘附性污水的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世纪以来,,膜技术凭借其高效、节能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了先进分离和纯化技术的代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膜法分离含油废水,本质是在膜表面发生超浸润现象,构建抗污染的膜表面,利用污染抵御机制和污染驱除机制分离油水混合乳化液。其中,采用污染抵御机制,
在能源危机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绿色、高效的能源储存和输送已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虽能提供可观的能量密度但制约于低功率输出,而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快的功率输出但缺乏高能量储存能力,使得二者不能满足人类对高能量、高功率的双重需求,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储能设备。结合超级电容器快速的功率输出的电容型正极和锂离子电池高的能量储存的电池型负极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被认为有望作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
为提高硫化聚丙烯腈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对聚丙烯腈(PAN)的硫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力图提高硫化聚丙烯腈材料中硫元素的含量。具体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在聚丙烯腈(PAN)硫化反应体系中引入环化反应促进剂(硝酸镍、硝酸钴或硫酸铜),通过促进PAN的环化反应,提高结构规整度,增加产物中含硫量。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铜的引入可使产物硫含量提升到52.39 wt%,并在结构中形成Cu S。以其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