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粒径控制及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颗粒因与宏观物质具有不同的能态结构和性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鉴于纳米金属颗粒不同形貌的表面对其物理、化学性能产生的独特影响,对颗粒的大小和形貌进行精确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关于金属纳米簇的形貌研究火热,人们对铂族金属的粒径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于过渡金属纳米簇的合成与催化应用也有广泛的研究。然而对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簇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本文旨在提供水溶性铂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探索颗粒尺寸控制因素,并对氧化铂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进行初步的研究。 论文研究工作分两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水溶性铂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利用过渡金属盐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通过高分子稳定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保护作用,制备出稳定的胶体纳米颗粒。探索颗粒尺寸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氧化铂纳米颗粒的粒径。对制得的PtO2 进行表征。开展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研究。 2.氧化铂纳米颗粒催化性能研究将制备的氧化铂胶体催化剂用于环己烯、环辛二烯、硝基苯的催化加氢反应,探索其进行非均相催化加氢的反应活性。尝试氧化铂胶体催化剂与氧化铝、活性炭、二氧化硅等载体的负载,比较氧化铂胶体催化剂与负载型催化剂及市售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讨氢气活化时间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本法制备的氧化铂纳米颗粒的粒径小、分布窄、稳定。PVP 用量及体系的酸碱度对氧化铂纳米颗粒粒径和形貌产生影响,颗粒粒径随PVP 浓度减小而增大,随体系pH值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能将氧化铂纳米颗粒的粒径控制在0.9-51.7 nm 之间。发现醋酸钠浓度与缩合反应速率间的线性关系。证实NaAc本身的性质影响缩合反应的进行。 PtO2 良好的催化剂。将氧化铂胶体催化剂与氧化铝、活性炭、二氧化硅等载体负载,发现只有二氧化硅能够很好的吸附氧化铂。环己烯、环辛二烯、硝基苯体系催化加氢反应的尝试证实氧化铂胶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负载型催化剂及市售催化剂,但是对于催化氢化环辛二烯的体系并没有表现出对双烯及单烯氢化良好的选择性。氢气活化催化剂的时间对催化性能产生影响。在缩短了氢气活化催化剂的时间后,催化反应的活性和反应进行完全的程度均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章我们通过双酶催化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方法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定量测定。我们运用了酶对底物的高选择性,GOD-HRP-ADHP反应体系催化无荧光的底物ADHP生
本论文用研制的单细胞酶传感器对单个嗜酸性粒细胞的释放物-H2O2进行了研究。论文分为两章:第一章,单细胞酶传感器的制备、表征及简单应用。第二章,单细胞酶传感器用于单个嗜酸
随着科技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缓解石油资源的紧缺,将低价值的碳资源如煤、天然气及生物质等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碳氢化合物如低碳烯烃、汽油、柴油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甲醇在酸性分子筛催化下转化成不同种类的碳氢化合物(MTH反应)是这些转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产物的选择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沸石的孔道尺寸和结构,对于特定的分子筛催化剂,孔道的扩散限制及活性中心的酸性质是影响产物
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表面带有低密度负电荷或两性离子的纳米粒子相比于不带电荷或带正电荷的粒子具有更高的隐身性能,不易在体内血液循环中被免疫系统识别、吞噬或清除出体外
荧光分子探针由于在对金属离子进行检测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较高、操作十分简单、且响应速度快等许多优点,因而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过去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荧光分子探针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多高选择性探针分子相继被报道并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化学、临床医学等领域。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荧光分子,可在水相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检测中使用。同时运用了核磁、质谱以及元素分析方法对它们的
摘要:离子液体具有环境友好、电导率高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聚合物具有合成容易,操作简单,机械性良好、成膜性好、柔韧性好、应用广泛等特点。将两者复合得到兼具两者性质的材料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能源、化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但是目前将两者复合存在的缺陷是两者结合不是很紧密,离子液体容易从聚合物中脱附出来,相融性不是很好。所以本文希望离子液体与聚合物以更好的方式结合,解决相融性问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