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课程改革也顺应了高职课程改革的潮流。从根本上来说,在我国当前的高职课程改革环境中,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显著的成效,其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也应该按照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的目标,在大量的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最大程度的推动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为社会输送拥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实用性人才。在这样的局势之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充分结合新时代的职业需求,进行的高职体育课程的构建。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需求的把握不到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职业需求与体育课程脱节、学校及教师关注度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的要求高职院校加快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计脚步,尽快实现面向职业需求的高职体育教学。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分析法,通过对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现状及职业需求的分析,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及课程特色五个方面入手,探究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环境中,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的具体思路,为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构建提供实践参考。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部分是文章立论的基础。另外,再着重介绍职业需求、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有关概念,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其次,分析职业需求及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构建现状。充分结合我国人才市场现状及实时的就业环境,从知识、技能等视角归纳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以H市高职院校为例,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构建中出现的不足。制定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基本思路。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结合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宏观环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及课程特色五个方面切入,试图构建切实可行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是职业实践与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实质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及工作环境复杂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2.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依旧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与时代接轨,并不能充分体现职业实用性,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3.根据现阶段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进行提供了实践方面的参考;4.本课题的探究重点分析H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所以得出的结论对北京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具有深远意义。